【連網】(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孫淑莉 周言)餐廚垃圾俗稱泔水,特指飯店、單位食堂含油脂量較高的剩菜剩飯。長期以來,由于餐廚廢棄物處理不規范,在食品安全、城市環境保護等方面引發了不少問題,而如何解決餐廚廢棄物問題,一直是城市的管理難點之一。
2017年,《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同年3月,與之配套的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正式投入運行,由連云港金馳生物有限公司對全市范圍內的餐廚廢棄物實行統一收集清運、集中定點無害化處理,這對城市無疑是一個利好。那么,兩年多時間過去了,我市在餐廚廢棄物規范收集、清運、處理等方面進展如何?為此,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美食人人喜愛,然而當餐廚廢棄物造成污染甚至“再生”回流餐桌,讓很多在外吃飯的人頭疼并深惡痛絕,杜絕這類情況,最好的辦法無疑是從源頭上把控餐廚廢棄物流向,并進行資源化利用。
近年來,我市餐飲業發展速度較快,注冊登記的餐飲單位就有近30000家,每天產生的餐廚廢棄物約250噸。那么,城區油污、異味嚴重的餐廚垃圾究竟去哪兒了?這是不少市民關心的問題。
試點推進成效與阻力并存 餐廚垃圾私拉亂倒難杜絕
港城中心城區沿街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餐飲店,位于通灌路附近的“香園飯店”開店至今已有3年多時間,和大多數店主一樣面臨餐廚垃圾收集處理難的問題。
“以前是開三輪車來收泔水,用來喂豬,現在養殖場少了,很久都沒人收,只能自己拉走倒掉。”香園飯店的一位負責人說,店里每天產生約300公斤餐廚垃圾,賣給養豬戶,每年不僅能獲得近萬元的收入,還有人幫他打掃后廚。
相比個體商戶,一些高校食堂及大型餐飲企業,每天產生的餐廚廢棄物多得多。“每天有7~8桶餐廚廢棄物,近800公斤。”據淮海工學院某食堂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食堂與市金馳生物有限公司簽訂了收運合同,每天由專人專車統一將餐廚廢棄物收集拉走。
“試點餐廚垃圾統一回收處理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是存在困難,也有人不理解。”據海州區環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主城區大中型飯店餐廚廢棄物的管理較為規范,而小飯店和夜市排檔垃圾收運難度大,餐廚廢棄物收集處理尚未形成統一的規范。
“以往餐廚垃圾,大部分流入養殖場,而隨著非洲豬瘟疫情的到來,主城區周邊養殖場銳減,許多餐館面臨餐廚垃圾無處可倒的尷尬。”海州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有的餐館和路邊攤為圖方便,直接把餐廚廢棄物排進下水道或同生活垃圾一起掩埋,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不過,其中不少餐廚廢棄物還是被混入生活垃圾中,被環衛部門運往大浦垃圾焚燒發電廠,雖然達到了無害化處理目的,但運輸過程中難免污染路面,給后續處理帶來不便。采訪中,環衛工周師傅直言,傾倒在路邊雨水井口的餐廚垃圾讓他們的工作量陡增。最讓他頭疼的是,經常有餐館人員將未瀝干的餐廚垃圾倒進垃圾桶,粘在垃圾桶和周邊地面的油污,很難處理。
簽約單位回收清運全免費 收運處理全程監管可追溯
徐志成是我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的一名收運車司機。每天早上8點,他都會和同事邱華成一起去往花果山大道、學院路等路段收集餐廚垃圾,將高新區一家家企事業單位、學校的食堂和酒店的餐廚廢棄物收集到車里,再將垃圾運送到10公里外的市餐廚垃圾處理廠。
在學院路一餐飲企業后門,邱華成將一個專用收集桶推到收運車前,將其掛至滑軌后,隨后收運車司機徐志成輕按按鈕,垃圾桶順著滑軌,自動升到車斗頂端,顏色混濁、氣味難聞的餐廚垃圾被倒入全封閉的車廂內。
“這樣的先進配置,是為了更規范作業和高效收運。”邱華成說話的同時還不忘從車上取下拖把和抹布,清理垃圾桶和車身灑落的殘留垃圾。不到五分鐘時間,該店的餐廚垃圾全部入車,而且地面上毫無殘渣。
“餐廚廢棄物運輸車輛,具有防遺撒、防滴漏等功能,而且每輛車還配備攝像頭,是否摻雜勾兌,將全程監控。”據該處理廠收運部經理韓軒宇介紹,目前,他們收運部使用的餐廚垃圾車都安裝了GPS定位裝置,并與收集容器進行對接,接入收運管理平臺,實現收運過程的全程監管。
采訪中,徐志成坦言,在收運過程中尚存在問題,比如有的餐飲企業提供的餐廚垃圾“不正宗”,摻雜了一些生活垃圾,增加了分揀工作量。由于收運車體積普遍較大,而城區內一些道路狹窄,無法實現逐一上門收集。還有的餐飲單位經營變動頻繁而導致基礎數據信息不準確的情況;停車難及部分餐飲單位不愿意將桶放至指定位置,收運時常常遭到餐飲單位的抵制等。
據介紹,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統一配備了14臺專用餐廚廢棄物收運車,由于餐飲店分布廣泛、規模不一,短時間內難以實現收集全覆蓋,目前,主要以收運全市的餐飲企業的餐廚廢棄物為主,確保餐廚垃圾實現“日產日清”,避免過夜產生異味。收運時段主要是避開早中晚交通高峰期,根據收運飯店要求時間段進行調配。目前,每天每車收集2~4趟餐廚垃圾,一車最多可裝5~7噸垃圾,工作近10個小時,行程約100公里。
餐廚垃圾分類回收成資源 無害處理實現“零污染”
在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經過計量系統稱重后,餐廚清運車司機徐志成直接將收運車開進密閉的餐廚垃圾無害化預處理車間,車停到接收斗前時,徐師傅按動開關,收運車后蓋自動打開,滿滿一車餐廚垃圾自動卸入投料倉。
“我們對餐廚垃圾一律做到日產日清,而且全程自動化處理。”據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總經理顧怡介紹,餐廚垃圾進入處理系統后,依次經過分選破碎、高溫消解和三相分離系統,分離為固體垃圾、污水和粗油脂。粗油脂送至有資質的專業廢油脂處理公司進行深加工成生物柴油,固體垃圾和污水調質后送至厭氧發酵處理系統,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供暖,而產生的脫水沼渣和預處理分選出來的雜質進入填埋場,分離出的沼液水經過處理后達標排放,全程實現了餐廚廢棄物變廢為寶,而且自動化處理“零污染”。
截至目前,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已與1800多家餐飲企業簽訂了餐廚廢棄物收運協議,平均每天收運餐廚廢棄物130余噸,累計收運餐廚廢棄物26358噸,收運、處置工作正常有序。自今年1月,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已滿負荷運行,每天能夠處理餐廚垃圾170噸左右,仍無法滿足收處全部餐廚垃圾的需求。目前,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二期正在籌建中。下一步,我市還將進行餐廚垃圾統一處理全面覆蓋,并建立完整的餐廚廢棄物日常監管機制,實現餐廚垃圾資源化、無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