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 者 席毅行 實習生 董 雪 通訊員 溫德育)自藥學院成立以來,淮工傾力打造海洋生物制藥特色。今年,淮工藥學院送走首批70名畢業生,并通過“3+1”模式為藥企輸送醫藥人才。
打造海洋生物制藥特色
2015年3月,淮工藥學院成立。通過將原來的化工學院制藥工程系和海洋藥物研究院強強合并,淮工打造了一個專攻高科技海洋制藥的新院系。
“藥學院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在高起點上謀劃藥學學科建設,為促進本地區醫藥產業發展提供創新驅動力和培養人才。”淮工藥學院副院長馬衛興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藥學院的創建目的和發展方向。他說,化工學院制藥工程系和海洋藥物研究院的融合使學院的辦學實力明顯增強。
目前,藥學院共有制藥工程和藥物制劑兩個本科專業,在校生527名。接受采訪的藥學院團委老師王博告訴記者,今年,藥學院招生規模將達到160人,“根據學院專業設置和發展方向,未來還將有新的專業加入。”
“3+1”模式培養訂單式人才
一般提到“3+1”都是指國內3年+國外1年,而淮工則選擇與藥企合作,打造本土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與恒瑞簽訂“雛鷹計劃”合作協議,與德源藥業簽訂“3+1”人才培養計劃合作協議,為企業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這是藥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全新嘗試。目前,雙向選擇面試已經結束,下學期將有24名藥學院的學生到這兩家公司實習。此舉屬于港城和淮工首次,在全國同類院校也不多見。
今年,第一批70名藥學院的畢業生走向社會。有21名學生選擇留在我市工作,其中14名學生與正大天晴、豪森、恒瑞等藥企簽訂了就業協議。
制藥工程專業的路靜則選擇了考研,目前她已考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據王博介紹,今年畢業生中,有12人考研成功,其中不乏華東理工大學、蘇州大學等國內知名學府。
打響我市海洋醫藥招牌
淮工藥學院成立后不久,與我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全面合作協議,選派教授到開發區的新藥研究院掛職副院長,與泰州的中國醫藥城、恒瑞等著名藥企開展科技和人才合作。人類重大疾病的海洋藥物篩選是一門國際前沿的學科,藥學院瞄準目標定位,建設了江蘇省海洋藥物活性分子篩選重點實驗室,先后獲得省廳級以上重大科技項目近20項。
展望未來,馬衛興無限向往:“如今,淮工藥學院正努力促進化學制藥和海洋生物制藥融合發展,打響我市海洋生物制藥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