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板浦鎮產大香腸、肉質十足、口感上佳……”近日,海州區板浦鎮東辛村村委會委員王梓桐在直播間向網友介紹板浦香腸、東辛辣椒醬、陸安順插酥小脆餅等農副產品。東辛村曾作為市級經濟薄弱村中的一員,雖然已經脫貧摘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也有很大改觀,但由于特色農產品產業開發晚、缺乏深加工,加上銷售渠道單一等難題,村里的特色農副產品一直以來賣不上好價錢。
為幫助農民拓寬農產品銷路,今年以來,海州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由海州區委網信辦組織開展“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幫扶活動,為村“兩委”及“新農人”帶去直播干貨知識,指導他們開通直播賬號,搭建助農直播間,先后籌措專項資金4萬元,為板浦鎮東辛、新壩鎮沙杭打造標準化直播間,配置了電腦、麥克風、聲卡、電視、補光燈等基礎直播設備,為村里農產品銷售打開了新大門。
在此基礎上,海州區積極整合優勢自媒體資源,邀請專業自媒體導師,打造精品自媒體課堂,定期組織電商培訓導師下鄉輔導,開展持續性孵化培訓,對學員店鋪開展一對一診斷服務,幫助學員解決在電商平臺上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癥”。通過“線上+線下”自媒體技術培訓、幫扶等方式,不斷為農民參與電商直播輸入“新鮮血液”,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逐步形成了以新壩鎮、板浦鎮為代表的電商孵化中心,不斷吸引周邊村民從事電商工作,形成集聚抱團發展,推動農特產品銷售上行。據悉,僅今年“雙十一”期間,海州區新壩鎮就利用電商直播平臺,為當地大白菜等特色農產品開辟了銷售渠道,線上下單1500余單,取得了可觀的銷售成績。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持。海州區在普及培訓班的基礎上,依托自媒體培訓課堂,通過個人自薦、鄉鎮推薦的“雙推雙薦”的方式,擇優從年輕村“兩委”、村居網格員中,迅速組建鄉村振興新農人自媒體“小分隊”20人,先后組織自媒體培訓提高班、鞏固班,不斷為培訓學員“充電蓄能”。同時,發揮“傳幫帶”作用,通過“手拉手”方式,培養鄉村自媒體人才骨干60余人,帶動農民300余人參與直播帶貨。(通訊員:陳雪美 王一平 楊筠 黃駿)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