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三口鎮堯河村緊靠蘇北人民的母親河——灌河,濤濤不絕的灌河水滋潤著兩岸的人民,也激發了灌河兒女的藝術追求。從小喝著灌河水長大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灌南縣青年書法家朱亞群憑借自己的艱苦努力,在書法藝術道路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閃爍的成績。
1978年,朱亞群出生在三口鎮堯河村,小時候的他就顯出天生的聰慧,朱亞群的曾祖父、高曾祖都是讀過書的識字人并寫得一手好字,他的父親認定了這個孩子將來一定能繼承家風,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手把手地教他寫字。
生長在灌河邊的朱亞群從小學到初中,他和所有農家孩子一樣,陪伴著的是貧窮,然而,他卻能勇敢地面對現實,常常因為寫一手漂亮的字贏得同學、老師的好評。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就用筆在報紙上寫,那時候沒有字帖,就在上邊寫,自以為是草書的感覺,很多五年級、包括初一的學生都不認識他寫什么,那時候他感到很滿意、很快樂。
1995年,朱亞群考入沭陽師范,在學校,他有幸得到書法家梁立軍的指導,書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以后書法道路的快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98年,朱亞群師范畢業后回到偏僻的家鄉村小任教,17年間,他先后輾轉6所學校,辛勤耕耘于三尺講臺傳教書法。17年里,他先后輔導過400多名學生參加各類書法大賽,他也因此獲得“全國優秀書法指導老師”稱號。
2008年,他自費到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書法碩士研究生課程,開始了他“生命里程碑意義上的書法之旅”。在學習期間,他的書法作品入展“全國首屆冊頁展”、“全國第六屆新人作品展”,他也因此成功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幾年,朱亞群以他的草書作品聞名于業界,他的草書作品注重凸顯對比變化,大開大放,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有志者,事竟成。這幾年,朱亞群的書法涉及小楷、行書、大草、小草、隸書,幾年間,他先后在全國近30次大賽中入展、獲獎。藝術是座無頂的山,想要比別人登的更高,就要不停地去超越,才能攀越新的高峰。
記者感言:回顧朱亞群這么多年書法藝術的創作道路,勤奮、努力、創新鋪就了他一路的收獲,作為灌南縣為數不多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朱亞群沒有在成績單上停止不前,采訪中,他給記者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書法創作沒有止點,只有創新,才能超越”。希望他在攀登藝術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去超越他心中的一個個目標,為灌南縣的文化繁榮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