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莊婷婷 孫敬杰 馬麗媛
初秋時節,在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集鎮孫灣村,田間地頭一派欣欣向榮景象。村民正在田間查看稻穗情況,期盼著新一季的豐收。
“我們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新型村集體經濟發展共富模式,改變以往傳統合作社‘單打獨斗’模式,大家‘抱團發展’,村黨支部引領,村書記帶頭,兩委成員、黨員代表、村民共同參與。”孫灣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王立松介紹道。
近年來,新集鎮孫灣村兩委班子苦干、實干,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通過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規模種植優質稻麥、黃花菜,實現“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集體增收益、群眾得實惠”的發展目標,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注入紅色動能,打開了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一片新天地。
過去,孫灣村村集體經濟僅靠微薄的土地承包收入及田間地頭的零散種植,一直捉襟見肘。“如何破解土地與增收的難題?”王立松曾不止一次地問自己。看著別的村都在鉚足干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增收、共富、謀出路,王立松的內心十分著急。
機會來了,借助上級政府支持,孫灣村注冊“灌南縣豐昌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而合作社成立后,如何經營又成了孫灣村兩委面臨的現實挑戰。
“咱們村里最不缺的就是土地,要向土地要收益。”村干部孫敬之的一句話提醒了王立松。他帶領孫灣村兩委積極探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做通村民思想工作,截至目前,村里合作社已順利流轉830畝土地,全力以赴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土地流轉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生金’呢?”在實踐中,孫灣村探索出把農戶家庭承包土地流轉到村集體經濟組織,由村集體統一實施項目,自主經營種植優質稻麥、黃花菜,等谷物成熟后,再由村集體通過公開競爭的方式擇優進行銷售,有效破解了這一難題。2022年度孫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28.52萬元。
“以前村里以種植常規零散作物為主,地多人少,青壯年幾乎都在外打工,土地利用率極低,看著都發愁。現在,孫灣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民們實現靈活就業,年輕人也可以放心打工,再也沒有后顧之憂,老人沒事就在家帶帶孩子,在家門口打打零工,與鄰居拉拉家常,領著‘雙薪’,多幸福呀!”王立松高興地說。
下一步,孫灣村將持續探索發展村集體經濟“新路子”“金點子”,繼續以土地流轉為抓手,盤活村集體資產,大力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向全域覆蓋、向縱深發展,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邁上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