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鵝相關消費維權事件持續引發關注。目前,事件取得新的進展。12月1日晚間,上海消費者賈女士接到了加拿大鵝官方發來的郵件,表示同意其退貨退款。2日下午,上海國金中心加拿大鵝專門店終于同意對賈女士的羽絨服進行退貨退款。
縱觀此次事件,面對商標繡錯、縫線粗糙、面料味道刺鼻等質量問題,花費逾萬的消費者先是遭遇“中國大陸店售貨品均不得退款”等歧視性“更換條款”,后又因被要求出具質量檢測證明而陷入維權僵局。而后,上海市消保委介入約談,中消協亦對此發聲“任何品牌在消費者面前都沒有特權”,賈女士的維權個案才有了如今的解決。但加拿大鵝對全球官網購物和中國的退換貨期限區別,并未作出說明,正如上海市消保委對此的態度,還需進一步追問。
消費者有權獲得質量保障等公平交易條件、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要承擔相應退換貨或修理等義務,這些都是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的。但加拿大鵝明知故犯,其有違誠信經營、守法經營要求的行為,必須接受“霸王條款”的簽字提貨規定,引起了消費者強烈不滿。更甚者,這樣的無理條款還是“中國限定”,相比加拿大、美國、英國地區均有30天退貨政策,加拿大鵝中國官方旗艦店僅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實體店更是一刀切——拒絕退貨。對于中國門店數量超過本土的加拿大鵝來說,一邊吃著中國市場的飯,一邊對中國消費者搞雙標、玩歧視,這不僅是吃相難看,更是違背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違法行為。
2021年12月2日,上海,國金中心加拿大鵝門店。視覺中國 圖
加拿大鵝存在質量和服務問題不是個別現象。前段時間,多家媒體曝出消費者所購加拿大鵝羽絨服“一脫一身毛”,品牌承諾終身保修卻不受理。而在某投訴平臺,加拿大鵝相關投訴有數百條,主要都集中在商品質量和退換貨問題。而這也不是加拿大鵝第一次“翻車”。此前,加拿大鵝因涉嫌虛假宣傳,被上海黃浦區市場監管部門罰款45萬元。各種問題不斷出現,可謂“一地鵝毛”。如若繼續這樣下去,無論是靠營銷還是靠產品建立起來的聲譽,都會很快敗光,消費者自然也會“用腳投票”。
從豐田、宜家等召回問題產品不包括中國,到夢龍冰淇淋用料區分中國版和歐洲版,再到此次加拿大鵝消費維權事件,如此明晃晃的雙標,底氣從何而來?歸根結底還是這些洋品牌以大牌自居,缺乏對中國消費者的尊重與敬畏。但隨著中國市場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消費者維權意識和能力日益提升,以“洋大牌”自居、搞店大欺客的套路,已經行不通了。正如中消協所說:“尊重消費者權利、保障消費者權益是經營者的應盡義務,它不僅應體現在營銷條款、協議、承諾、聲明中,更應落實到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妥善處理消費者訴求的具體行動中。”中國市場規模巨大、前景廣闊,任何企業、任何品牌進入中國,都必須自覺遵守我國法律法規,也必須尊重我國消費者權益。
也要看到,我國本土品牌的好產品、好服務越來越多,而我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也更加理性,洋品牌早已“走下神壇”。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加拿大鵝還是別的洋品牌,都要看清楚:消費者要的不是在輿論壓力下的“危機公關”和“緊急改口”,而是說到做到的真誠態度和切實服務。如果要分享中國市場紅利,就請把精力花在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上,否則必將失去消費者信任、被市場所拋棄。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