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黎一 通訊員 劉鐘)樓頂違規搭建的藍綠頂棚、外墻松動的結構件,這些以往難以發現的建筑隱患,如今在無人機的“天眼”下無處遁形。連日來,我市住建部門創新引入無人機技術開展既有建筑隱患排查工作,而無人機技術的應用標志著我市建筑安全監管從傳統人力巡查向數字化、智能化監管的轉變,將被動應對轉為主動防控,為港城建筑安全保駕護航。
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既有建筑可能會出現安全隱患,不及時排查處置易發生安全事故。與此同時,既有建筑面廣量大、分布不均,傳統人工走訪式排查存在效率低、易疏漏等弊端。為了進一步提高排查效率、降低人工排查存在的危險,我市住建部門將無人機技術引入排查工作中,實現從“人防”到“技防”的跨越。
據悉,市住建部門引入的無人機技術主要針對樓面屋頂和建筑外立面進行排查。無人機可在1分鐘內遠程操控起飛,市區范圍內3~5分鐘抵達需求點位,20分鐘內最大完成1萬平方米區域掃描,特別是能對樓面屋頂等人力難至區域進行全方位、覆蓋式檢查。“這一技術應用不僅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排查的風險。特別是在高層建筑外立面和大跨度建筑屋頂等高危區域,無人機輕松完成了以往人力難以企及的排查任務。”市住建局房屋安全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無人機智能識別的疑似隱患,專業人員將進行甄別判斷,篩選出隱患信息并及時進行現場復核。經復核確認的隱患建筑,將嚴格落實管控措施,及時整治解危。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