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 徐莉 殷開軍)位于灌南縣的江蘇裕灌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雙孢菇生產基地。這里擁有144個菇房,生產周期基本上能達到72個菇房養菌、72個菇房采摘,平均每天生產135至140噸雙孢菇,年產量在5萬噸左右,企業雙孢菇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5%。
進入巨大的菇室內,多層菌床立體排布。工人站在采菇車上,快速從栽培土上摘下蘑菇,削掉根部,放入藍色筐中,不到十分鐘,一名女工就采摘完一筐蘑菇,基本上一名熟練工人一個小時能夠采摘25公斤雙孢菇。走近菇床仔細看長出雙孢菇的基料,它的下部是秸稈和雞糞的混合物,上面一層是松軟的土壤,白色的菌絲盤根錯節覆蓋在土壤上,長出一個個潔白的雙孢菇。“從鋪設好菌床基料到長出雙孢菇只需要18天,之后工人將持續進行5天的采摘,之后噴淋設備對菌床進行噴水,為期2天的養菌期后,又有一茬雙孢菇長成并進入收獲,我們的種植技術可以保證采摘三茬雙孢菇。”企業生產負責人林春木說。不僅如此,秸稈和雞糞均從本地或附近購買,真正實現變廢為寶,讓原本的農業“廢料”變成雙孢菇生長的“肥料”,據統計,企業每年購買秸稈12萬噸、雞糞7萬噸。
為何江蘇裕灌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能夠形成如此大規模、高效率的生產基地?其中的關鍵在于企業的提前布局和勇于創新。“我們是國內首個引進雙孢菇三次發酵方法的企業,當時國內普遍的種植方法還是兩次發酵甚至一次發酵。
普通農戶使用一次發酵方法一般一年只能種一次,而我們引進的三次發酵方法,不需要考慮氣候等條件,生長周期也大幅縮短至42天。”林春木說,“三次發酵方法讓基料殺菌更徹底,不僅有效降低了病蟲害發生率,還能讓營養物質轉化更充分,菇體更加飽滿均勻、口感鮮嫩,商品率高達99%,完全滿足高端市場對品質的要求。”
生產設備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采菇車以前是手搖升降,操作費力且效率不高,現在升級為電動控制,升降平穩,為工人省去多余的勞動。結構上,采菇車的移動系統由傳統鋼絲牽引改為高強度齒輪傳動,承重能力顯著提升,故障率下降,有效保障了工人生產中的安全。“我們計劃今年先嘗試引入2臺智能采菇機器人,通過識別技術精準定位成熟雙孢菇,配合機械臂完成采摘、切根、分揀的全流程自動化操作,徹底解放雙手。”林春木介紹著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
雙孢菇保鮮期較其他菌菇更短,供應運輸極其重要。“針對這一特性,我們采用不同的策略,國內市場主要銷售鮮菇,而面向國外市場主要銷售雙孢菇罐頭。”林春木說。裕灌與遍布全國的核心經銷商建立深度戰略合作關系,構建“產地直達+冷鏈配送”的一體化供應鏈體系,通過提前鎖定訂單、按區域精準調配貨源,確保鮮品從采摘到終端市場不超過24小時,鮮品雙孢菇暢銷國內各大城市的高端商超、餐飲連鎖和生鮮電商平臺。同時企業擁有自己的罐頭加工廠,配備國際先進的封裝、殺菌生產線。產品更是通過了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HACCP、IFS、BRC等國內和國際認證,遠銷歐洲、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企業全年生產的雙孢菇60%作為鮮菇銷售,25%銷售給深加工企業用于制作菌菇醬、凍干菇等產品,15%制成罐頭銷售至海外,形成多元化銷售格局。
?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