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劉昕 胡笳)“過去總擔心交通執法人員上門找問題,現在他們上門先講政策,還送清單,手把手教我們規范經營,幫助我們規避風險。”近日,連云區一新辦危貨運輸企業負責人陳先生,對上門服務的交通執法人員連連稱贊。這溫暖的一幕,正是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推行“交底式”執法新模式的生動寫照,而這一模式的順利落地,離不開監督的全程護航。
此前,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十一紀檢監察組聯合市交通運輸局黨委開展營商環境走訪調研時,發現不少企業因對相關法規不熟悉,常陷入“被動違法”的困境,這不僅影響企業發展,也不利于營商環境優化。針對這一突出痛點,該派駐紀檢監察組與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同向發力,推動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制定并印發《連云港市交通運輸“交底式”普法工作實施方案》,將傳統“末端處罰”的執法模式轉變為“前端服務”,同時啟動“伴隨化”監督機制,讓監督探頭直抵涉企執法一線,推動從源頭壓縮權力尋租空間,促使執法過程更加陽光透明。
在“交底式”執法推進過程中,該派駐紀檢監察組緊盯關鍵環節,為新模式保駕護航。聚焦“清單式普法”,會同局黨委推動紀檢人員全程參與執法前端的監督工作,指導梳理完善普法清單,依據企業類型、規模實施精準普法。為從制度上防范廉潔風險與擾企問題,明確要求執法人員入企普法前,必須在“綜合查一次”平臺 完成備案留痕,堅決杜絕形式主義,確保普法服務落到實處。
此外,該派駐紀檢監察組將對企業的分類指導情況、普法成效、企業反饋意見建議納入日常監督重點范圍,為企業建立“一企一服務”臺賬,針對執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吃拿卡要”等違紀行為,與交通執法部門建立線索互移、信息共享機制,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及時將問題苗頭掐滅在萌芽狀態。
為推動“長效治理”,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十一紀檢監察組通過“基層執法站所開放日”等窗口,紀檢人員隨機對企業進行回訪,廣泛收集企業意見建議,摸排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普法不精準、幫扶不到位等問題,指導進一步優化細化服務標準。同步推動“交底式”普法與企業信用修復工作有機銜接,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形成監督閉環,持續壓縮權力尋租空間,鞏固執法改革成果。
?
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市交通運輸系統已為83家交通運輸企業送上“規范經營第一課”,其中“一對一”上門服務20家、集中交底61家、非現場服務2家。該案例成功入選“2025年度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典型案例”,成為以法治力量護航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