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騙預警平臺電子顯示大屏散發著藍光,幾乎占據了整面墻,近距離觀摩電信網絡詐騙預警處理和案件偵辦流程,旁觀反詐民警與詐騙分子爭分奪秒、斗智斗勇,為受騙群眾精準止付挽損的緊張時刻……近日,在市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心(簡稱:市反詐中心),記者親身感受網絡時代數據戰場的“硝煙”彌漫。
市反詐中心組建于2018年5月,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具體負責中心建設管理工作,3家通信運營商派員進駐。“我們承擔全市通訊網絡詐騙犯罪接警止付、預警勸阻、查停封堵、資金查控、研判打擊、防范宣傳‘六大職能’。”市反詐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中心建成后,目前已經初步實現“兩升兩降”目標——破案數、抓獲嫌疑人數較去年分別上升了3倍、1倍,發案數、損失金額同比分別下降30.7%、10.8%,止付凍結資金7.8億元,追贓挽損4300余萬元,先后搗毀境內外詐騙窩點300余個,破獲公安部督辦特大貸款詐騙案、特大投資平臺詐騙案等一批有影響的案件。
今年4月22日,市公安局成功破獲公安部督辦“孫某輝等人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帶破全國案件50余起,涉案總價值200余萬元。今年以來,公安機關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各項措施,全市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通過開展市、縣(區)兩級反詐中心、反詐專業隊聯合研判,挖掘資金、人員、通訊等數據資源,研發搭建數據模型,升級智能研判平臺,每日對接報電詐案件逐起深度研判、串并分析,圍繞貸款、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退款四類高發類案開展重點攻堅,累計下發研判線索176條,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56名、破案84起。
我市公安機關升級反詐“境內+境外”協調聯動機制,借力連云港論壇,深入推進“云劍”“長城2號”境外打擊專項行動,積極參加公安部、省公安廳專案,抽調精干警力進駐重點地區,共審查可疑人員312名、抓獲涉詐犯罪嫌疑人24名。升級“網上+網下”合成作戰機制,全面查清為電詐犯罪提供支撐的黑灰產業,加大對“引流”和涉詐“APP”技術開發兩個全新領域的打擊力度,嚴打嚴懲“卡頭”“卡販”和租售“兩卡”(銀行卡、電話卡)人員,堅決斬斷犯罪鏈條。先后打掉GOIP(虛擬撥號設備,一種詐騙分子普遍使用的新型詐騙工具)團伙26個、抓獲犯罪嫌疑人91名,繳獲作案設備132臺;抓獲“兩卡”犯罪嫌疑人1305名、懲戒565名,打掉團伙35個。
?在“打”的同時,公安機關還織密預警勸阻防控網,升級優化現有預警系統,引進預警攔截平臺,用好“96110”反詐專線,建立三級預警勸阻機制,累計封堵各類涉詐信息1萬余條、推送各類預警類信息12.2萬條、見面勸阻1800余人次。做實快速止付挽損鏈,對被騙涉案資金,第一時間對涉案銀行賬戶進行“鎖卡”,同步開展止付凍結、資金返還等工作。今年以來,共止付凍結涉案賬戶7670個、涉案資金2.6億元。
在反詐宣傳上,公安機關充分發揮“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機制優勢,緊盯出租車、快遞、物流等重點行業和在校大學生、企業員工、老人等重點群體,依托網上網下媒介,發布案例解析、防騙知識、詐騙預警,會同政府部門、街道社區、企業單位共同打造“反詐聯盟”。著力形成了黨政主導、公安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打擊治理工作格局。(記 者 史衛平 通訊員 關 寧 倪中碩)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