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放學后,蒼梧小學四年級12班學生王譽霏都會背著書包去參加學校的課后延時班。“我周一至周四在課后延時班寫作業,有不會的可以問老師,周五參加健美操班。”王譽霏告訴筆者。
這只是蒼梧小學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一個縮影。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蒼梧小學把學黨史和辦實事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校主要陣地、家庭第一課堂的作用,突出問題導向、堅持開門問策、汲取黨史力量,察民情、納民意、解民憂,切實辦實事解難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在連云區工作,中午孩子吃飯沒著落,自從學校開展了午餐配送,徹底解決了我們家長的后顧之憂,讓孩子能吃上既營養又健康的放心午餐。”三年級14班學生金玥含的媽媽說。
為解決家長“急難愁盼”問題,蒼梧小學在廣泛調研征求6000余位家長意見的基礎上,回應家長及師生熱切期盼,謀求解決問題的“最優解”。學校探索“1+X”特色化課后延時服務,除作業輔導外,開設籃球、書法、舞蹈、木板年畫等12個社團,學生可根據需求跨年級、跨班級自主申請。同時,全面開展營養午餐配送工作,確立領導陪餐制度,定時消毒,確保學生用餐安全;實時接受家長的意見反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切實解決3700余名家長的后顧之憂。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暢通察民情、通民意的渠道,由群眾來評價是否滿意。蒼梧小學堅持開門問策,以多種方式凸顯“群眾評價”。開展“校長接待日”活動,校領導與家長面對面交流,搭建起家長與學校之間零距離溝通的平臺;開設“相約星期二”家校溝通熱線,集中接聽并及時反饋家長和學生關心的問題;開通校長郵箱,以文字的形式進行溝通交流,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機制,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每個月第一周周一下午的第一節課時間,是蒼梧小學“校長接待日”時間。近日,五年級10班學生劉翔宇的家長前來咨詢孩子的課外活動時間問題。校長戴詠芳告訴他,之前由于受疫情影響,學校按規定暫時取消大型聚集活動。“根據防疫要求,學校本學期作了調整,除了繼續執行錯峰上下學,已經恢復了孩子們每天1小時的早操時間,請家長放心,我們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健康。”
此外,蒼梧小學注重從黨史中汲取力量,推動“真抓實干”。打造家庭教育指導品牌,建立家長分享知識、交流思想和組織活動的重要陣地——“育見”家長學校,先后開展10余場家長專題培訓,“靶向”出擊提升解題能力。開展“教師全員家訪”活動,共商教育策略,形成長效管理機制,覆蓋1000余名學生,激活家訪的育人效能,推動全體老師上好家訪這門“必修課”,實現從“鍵對鍵”走向“面對面”,提升教育的溫度,形成家長滿意、學生身心健康、學校家庭和諧的家庭教育新格局,為立德樹人注入更多正能量。(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倪葉陶 高潔)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