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周瑩 劉毅 陳關巧)3月初的一天,連云港援圭亞那醫生吳健同往常一樣開始坐診。突然,擔架車推著個帥小伙進入吳健的診室,這個年輕小伙子一進門就很有禮貌地跟吳健打招呼:早上好,吳醫生。
這個有點自來熟的小伙子叫Rock,今年22歲,是巴巴多斯人。4年前,Rock因車禍導致右側髖臼骨折合并髖關節脫位,在當地醫院進行了手術治療,可是手術失敗,術后很快再次出現髖關節脫位。這幾年,Rock都是拄著拐杖行走,痛苦不堪。與此同時,Rock因害怕再次手術失敗拒絕再次手術,直到今年初因疼痛難忍已經無法站立,才又繼續尋醫。
一次偶然的機會,Rock聽遠在圭亞那的親戚說圭亞那喬治敦公立醫院有來自中國的醫生,而且有骨關節外科的專家。Rock親戚的朋友在中國醫生幫助下完成了手術,恢復也非常好。聽到這個消息,Rock決定不遠千里趕到喬治敦找中國醫生。
仔細研究后,吳健替他捏了一把汗,由于第一次手術失敗后仍長期持續負重活動,導致Rock的病情日益嚴重,右側的髖關節已經遭到嚴重破壞,右側髖關節的高位脫位造成右腿比左腿縮短了近8厘米,所有檢查的結果提示手術必須盡早進行,可是再次手術的難度和風險都非常大,也存在手術再次失敗的可能。因為病例特殊,科室進行了病例討論,當地醫生紛紛搖頭表示手術難度太大,所需的器械和假體缺乏,手術再次失敗的可能性大,建議患者去美國手術。可Rock根本承擔不起去美國高額的手術費用,看到小伙子再次陷入絕望,吳健詳細為他分析了病情及手術,出乎吳健意料的是,Rock異常堅決地請求吳健為他做手術并愿意承擔任何后果。看著他充滿期待的眼神,吳健堅定地告訴他:盡最大努力做手術!Rock開心地笑了!
由于手術異常復雜,所需要準備的器械和假體非常多,而喬治敦醫院骨科器械本來就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八國聯軍”,大多是用了多年的老舊器械。接下來的一周吳健幾乎每天在手術室和庫房之間奔波,把手術所能用到的器械聚集起來,好不容易滿足了手術基本條件。
好事多磨,手術日當天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血源緊張!沒有辦法,Rock的手術再次被推遲了。一周后,吳健順利地幫助Rock完成了“右側髖臼植骨重建+全髖關節置換術”。這也是喬治敦醫院首次開展的此類手術。
術后第二天Rock便已經拄拐下床行走,術后兩周Rock在前往門診復診時,已經可以不用拐杖正常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