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徐子全) 6月27日,我市2017高校招生咨詢會(第一階段)在新海高級中學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省內外近200所知名高校招辦負責人現場為考生和家長答疑解惑。
“我女兒今年高考成績365分,理科,不上不下,我想來咨詢下報考哪個學校好。”一大早,市民王女士就來到了新海高級中學。她拿著厚厚的一疊材料,挨個向幾個意向學校的招生老師、專家咨詢填報學校及專業技巧。
“你們學校哪個專業最好?”“畢業后找工作容易嗎?”“我的高考成績是××分,報你們學校哪個專業能錄???”“想報考貴校××專業,能否被錄取?”和王女士一樣的家長和考生非常多,咨詢頻率較高的都集中在這幾個問題上?,F場一些高校招生老師表示,其實這些問題往往是無效的。對于考生和家長而言,一旦有了答復便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就高枕無憂地去填報志愿了,因為他認為得到了一種保證。但是切記,這顆定心丸吃不得。誰都無法斷定各學校、各專業的錄取分數,招生工作人員對此不予回答或謹慎回答,是對考生及家長負責任的表現。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是:今年跨本一、本二招生的院校合并在本一招生,本二、本三錄取批次合并以及平行志愿的增加,是否會影響考生志愿的填報?
南京工業大學招生負責人劉大為表示,今年政策調整對于考生來說是利好,考生減少了填報志愿的次數、縮短了錄取的時間、大大增加了填報志愿的個數、提高了錄取的概率。從最初的3個平行志愿時,大家填報志愿一般考慮的是: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去年調整為5個平行志愿時,大家填報志愿是:沖、再沖、穩、再穩、保一保;今年8個平行志愿,大家填報志愿的選擇面就更大了。“我們學校的大化工、大建筑類專業都比較有特色,預計理科排名在省內3萬名以內,文科排名在8000到1萬名以內都可以報考我們學校。”
在現場,筆者發現,省內院校明顯受追捧,南航、南郵、南師、河海等學校的咨詢臺前人山人海,擠滿了家長和考生。 “我女兒成績在本一線下3分,我不想讓孩子離開家太遠,就想讓她在省內上個學校。”李女士急切地詢問。李女士的女兒是文科生,今年高考考了330分,選測科目等級為A+B+。其實這個分數在本二批次有很大優勢,有很多學??蛇x擇。不過在李女士看來,女兒離家的距離顯然比學校的選擇更重要。
此外,不少考生家長都不再堅持計算機、金融等傳統熱門專業,而是比較務實地考慮能否進學校門,咨詢轉專業相關政策等,一考定終身、選了專業就干這一行的觀念已有所改變。
從家長和考生的反應來看,大家看好省內高校投放的更多計劃數,錄取情況較為穩定,較外省高校計劃數少、偶然因素多而言,顯然更為保險。此外,離家近,父母照看方便也成了省內高校受到熱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