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高校畢業生求職旺季。針對2025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創新高、結構性就業矛盾突出等新情況新特點,自3月起,全國城市聯合招聘春季專場連續推出1萬多場招聘活動,超過35萬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信息697萬個,參與求職畢業生近742萬人次。(5月8日央視網)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會議指出,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錨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的任務目標,加強就業公共服務,加力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崗位挖潛擴容,加大就業崗位開發力度,支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今年以來,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各方協力、多措并舉,不遺余力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工作,既有力兜底民生保障,更有助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聚合“政”能量,助企穩崗擴崗。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給就業市場帶來的壓力,國家打出一系列穩就業政策“組合拳”,全面落實存量政策,充分釋放就業補貼、穩崗返還、社保降費等政策紅利,加大穩崗惠企力度。小微企業最高授信額度從3000萬元提高到5000萬元,納入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等個人最高授信額度1000萬元,降低申請門檻和利率水平、提升貸款便利度……有關部門發布支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實施方案,各地區各部門正積極行動,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全力穩定就業總量、擴大就業增量、提高就業質量,持續釋放政策利好。
向“新”挖潛力,搭建廣闊舞臺。作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和第二大消費市場,我國新產業、新消費蓬勃發展,從低空經濟、新材料到生物醫藥、機器人,一大批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推廣應用,新質生產力蘊藏著巨大就業潛力。在北京,人社部門把招聘會場開到了商圈里,設置了新質生產力專區等多個特色服務專區;在哈爾濱的高校畢業生大型招聘會上,“技能工坊”實景展示區首次亮相,讓求職者以實操替代想象,提升就業成功率……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消費新熱點打造、重點工程項目實施、基本民生服務提供等重點領域,出臺激勵政策,加強供需銜接,加大了崗位釋放力度。
授“漁”強技能,促進充分就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增加制造業、服務業緊缺技能人才供給”。高質量充分就業,要求既重提供崗位、機會,授人以魚,又重提升技能、適配性,授人以“漁”,推動“好就業”“就好業”。針對“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的結構性就業矛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啟動“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以上。重點圍繞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新職業等就業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招聘需求旺的領域,以就業為導向把培訓建在產業鏈上,增加緊缺技能人才供給,有力推動技能強企技能增收。
就業,關乎經濟發展,關乎億萬家庭。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拿出硬招、實招、暖招,千方百計護好就業基本盤,高校畢業生滿懷信心創業就業致青春。(高譚)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