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紅色旅游景區(qū)成為假日旅游的熱點,接待游客人數(shù)穩(wěn)步增長。陜西延安上半年已接待游客1727.32萬人次,暑期研學團隊絡繹不絕。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大批游客正在觀看《偉大歷程》主題展覽,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8月17日新聞聯(lián)播)
紅色景區(qū)景點火爆,紅色旅游主題活動豐富,紅色旅游線路受熱捧。這個暑期,紅色旅游新線路、新玩法不斷涌現(xiàn),不少紅色打卡地不斷創(chuàng)新內容和形式,與生態(tài)游、歷史人文游等深度融合形成旅游新業(yè)態(tài),使紅色文化更加鮮活生動。不負“暑”光、珍惜當“夏”,越來越多“90后”“00后”的年輕人愛上紅色之旅,紅色旅游迸發(fā)出青春活力,盡顯中國青年朝氣蓬勃,青春中國活力澎湃。
紅色地標是思想“燈塔”、精神“航標”。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留下豐富的紅色遺跡,是堅守初心、踐行使命的生動記錄,每個紅色景區(qū)都是生動的黨史課堂。登臨嘉興南湖紅船,重溫革命前輩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建黨初心;走進上海一大會址紀念館,閱讀一件件歷史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井岡山挑糧小道上,身穿紅軍服的小隊扛著紅旗沿著前輩足跡前行;遵義會址、赤水河邊,無數(shù)人為長征路上的英雄事跡感動和激勵……“打卡”紅色地標,緬懷革命英烈、聆聽紅色故事、重溫紅色歷史、涵養(yǎng)家國情懷,致敬紅色歷史、珍惜幸福當下、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是青春成長中的一次紅色精神洗禮和紅色文化熏陶。
紅色景點是最好的思想“發(fā)動機”和精神“加油站”。暑假期間,除了傳統(tǒng)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持續(xù)升溫,一批大國重器為代表的當代紅色旅游點,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感受新時代的偉大成就。位于貴州平塘的中國天眼,今年已接待游客83.33萬人次,進入暑期以來,天文小鎮(zhèn)所在的平塘縣已接待研學游客7.64萬人次;港珠澳大橋游也迎來了客流高峰,截至8月16日,已累計接待游客超過3.8萬人次……“打卡”紅色旅游,弘揚紅色文化,蓄積紅色能量,既有力支持當?shù)匕l(fā)展旅游業(yè)、致富老百姓,又增進見賢思齊、接力奮斗的內在自覺,接好“接力棒”、當好“接班人”。
紅色旅游持續(xù)升溫,不只是一種消費時尚,更標注了青春新境界、生活新品質、筑夢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指出,“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青年是國家的未來,肩負民族復興使命。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不斷豐富、創(chuàng)新產品和服務供給,通過引入智能技術、融合流行元素,突出沉浸式體驗、營造歷史穿越感,契合年輕群體廣泛期待,紅色旅游大有可為。更多青年愛上紅色旅游,給青春賦能為信念加持,不斷增進獲得感、使命感、責任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綻放最美青春風采。(高譚)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