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鄉村振興的發展背景下,各地鄉村旅游事業發展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如今,鄉村旅游早已不是采摘、垂釣、吃農家飯等單一產品。把城里人吸引來、留下來、住下來,成了很多地方發展鄉村旅游的現實場景。
事實上,鄉村旅游作為旅游產品的一種,說到底還是要滿足人們換個地方去“生活”的目的。為此,港城需通過融合這一舉措來為鄉村旅游事業的發展匯聚更多能量,為鄉村旅游培育更多的發展支點,打造鄉村經濟增長新引擎,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
■ 在鄉村,打造高品質的旅游配套產品
此前,鄉村在生活的配套上和城市迥然不同。鄉村振興政策的實施,一方面改善了當地人的居住環境,配套設施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連日來,筆者走訪了高公島街道黃窩、柳河等村落,無論是道路、路燈、垃圾桶、城市安全監控,還是不斷偶遇的保潔人員,都會讓你產生一種置身城市社區的感覺。另一方面,這種變化為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條件。在很多人看來,到了休閑旅游的時代,旅游就是換一個和往日不同的地方去生活,短的一兩天,長的半個月甚至一年。
無論是省內外一些當前深受游客喜歡的休閑度假產品,還是熱門電視劇、綜藝節目中所呈現的鄉村旅游場景,都在闡述這樣一種觀點:鄉村旅游在提供了一個讓城市人逃離喧囂的自然環境后,重點就是要圍繞生活場景來打造滿足人們高品質生活需求的旅游配套產品。例如前段時間網上熱播的電視劇《你是我的城池營壘》,劇中就有三五好友到山林民宿度假的場景。茂密的群山、清澈的河水、可以容納多人的民宿等,這樣的情景雖然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對鄉村旅游的期待,但是,它也給予我們一些啟發: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就等同于度假,已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剛剛開播的綜藝節目《五十公里桃花塢》更是在振興鄉村的背景下,找來一個群體在這里探索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通過自身的體驗來摸索打造“理想的生活”。
■ 融合,應成為鄉村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措施
5月24日,《江蘇省深化體旅融合發展行動計劃》及一批重點任務清單發布。這是繼省體育局與省衛生健康委推進體醫融合、與省教育廳推進體教融合后,在融合發展方面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業內人士認為,這必將進一步推動體育與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對于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江蘇省深化體旅融合發展行動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全省將打造一些體旅融合空間載體,打造極具特色的“網紅打卡地”,培育和認定一批融合發展的示范基地和創新項目等。“以拓展馬拉松、自行車賽等群眾參與面廣、旅游拉動功能強的賽事旅游,就可以共同拓展體旅融合空間載體,而這對于幅員廣闊的鄉村而言,就是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市旅游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有條件發展體育運動項目和賽事的鄉村可以借此尋找合作的商機,通過“+體育+旅游+文化”等,積極為鄉村社會經濟高品質發展融匯更多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一些住宿、餐飲、環境等基礎條件好的鄉村,除了可以發展體育賽事,也可以承接一些配套方面的服務,為整個區域打造有吸引力、有競爭力的體旅融合項目提供高品質的產品。
■ 了解自己,找對人群,找好項目
當前,國家和省、市各級政府都在密切關注著鄉村的發展,鄉村旅游成為脫貧、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抓手。近兩年,省市都在相繼推出鄉村旅游發展的重點村,通過選拔出環境空間適合、基礎條件較好,特別是在空間、餐飲等方面有特色的村落率先進行鄉村旅游的開發和推廣。日前,江蘇衛視還面向全省各地選出26個特色鄉村旅游點進行推廣,帶領觀眾認識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外桃源,我市被選中的西連島、潮河村兩家都是因為特色美食,前者是海鮮,后者是潮河村推出的一桌豆腐宴,從最普通的豆皮,到豆渣、豆泡等,五花八門的豆制品在廚師的手里變身為一道道誘人的菜肴,讓人品嘗后大呼過癮……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本地兩家因美食上榜,還是徐州因香包、宿遷因多肉植物園等上榜,我們都應該將了解自己、挖掘自身特色作為發展鄉村旅游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通過調研游客的需求、了解特定人群,根據大數據等智慧旅游設施給予的結論,給自己的發展做一個合理的規劃定位。
以常州寶勝村發展鄉村旅游的路徑為例,這里鄉村融合的就是受到青少年喜愛的游樂設施、家長們喜歡的鄉村民宿等。其發展背后就是在對本地客源市場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進行產品的高質量融合,從而發展出受到游客喜歡的商品。我們也可以借鑒這些經驗,順應人們對“詩、遠方、健康”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和期盼,特別是在當下深受人們喜歡的體育旅游上發力,以體育帶動鄉村旅游,在相互賦能中催生發展的潛能,產生倍增效應,讓“一人比賽、多日停留,一人參賽、多人旅游、多人消費”等模式早日在港城落地,不斷在發展中增強鄉村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徐黎一)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