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書記,聽說東香湖大酒店要開業啦,我閨女是學酒店管理的,可以讓她去試試嗎?”“那太好了,咱村集體產業正缺這樣的對口專業人才……”飯后散步的東陬山村村民正好遇見了剛下班的兩村“經濟書記”朱小寶,這才有了這番對話。作為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唯一的街道,今年以來,徐圩新區徐圩街道扎實做好黨史學習教育與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結合文章,依托園區建設,強化村企聯建,推動產業興村,辦好富民實事,建立“三曲連彈”發展模式,奏響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好聲音”。
解放思想,吹響啟航集結曲。過往,徐圩街道香河村和東陬山村經營過洗衣粉廠、榨油廠、魚品加工廠等項目,最后全部虧空。在徐圩新區打造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的過程中,如何讓兩村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徐圩發展速度,引導兩村發展出有生命力的集體經濟產業,成為兩村經濟書記朱小寶面前的一道現實考題。上任以來,朱小寶連轉無休駐村兩個月,多次組織村“兩委”班子、黨員和村民代表們召開村級集體經濟推進會,立足兩村經濟基礎和實際條件,綜合分析自身優勢資源,廣泛動員兩村致富能人、專業人才和有志青年加入到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浪潮中。在朱小寶的帶領下,首批返鄉大學生進駐村辦實體產業——“香山大食堂”,并以特色餐飲服務作為產業亮點逐線逐片打通與園區各大企業的互動渠道,客戶從一開始的零散訂單,到如今互相推薦指定“香山大食堂”為餐飲供應商,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良好業務口碑讓兩村集體經濟扎實地邁出破局第一步。“跟著朱書記學習以來,我才發現原來農村也有一番廣闊的天地,能為村集體企業做點事,我感到分外榮幸和自豪。”香山大食堂開業儀式上,返鄉大學生劉芳動情地說道。
激發活力,彈好振興進行曲。“只有緊緊抓住徐圩新區發展浪潮,才能打造出具有徐圩特色的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品牌。”朱小寶帶領自己的經濟發展團隊,與徐圩新區第一人民醫院、徐圩新區應急搶險救援大隊、盛虹石化集團等園區企事業單位達成聯建共建協議,互通多方資源,增點擴面,兩村集體經濟前行的觸角從餐飲服務延伸到勞務派遣、工程配套、地攤經濟等領域,至今,徐圩街道兩村集體經濟已成立“香山供應鏈”、“香山管理服務”、“香山勞務派遣”三家村辦企業,協同打造“東香湖”品牌系列,另創新和徐圩新區國企籌劃共建文旅平臺,促進區域化生態旅游業發展,凝聚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合力。2021年至今,徐圩街道兩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828.84萬元,企業銷售收入達502.4萬元,兩村百姓累計分紅207余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初步形成了自我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踐行初心,譜寫產業服務曲。今年5月,可容納15000名產業工人入住的石化基地生活營地落成。“村辦企業越來越紅火,下一步我們要謀劃如何實現企業的社會服務價值。”朱小寶傾聽到集中生活區工人門發出的“早餐店面太少每次去都要排長隊”、“沒有充電樁”、“汽車出現故障找不到維修點”等聲音,立即在發展規劃上添了一處細節:承租工業鄰里中心商鋪,以產業工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的服務宗旨設定經營范圍,著重彌補園區配套服務空缺,加快融入徐圩新區大發展的步伐。為支持農民工就地過節,朱小寶整合資源在石化園區設立地攤經濟試點,不賺取一分利潤,推出形式多樣的“過節大禮包”,全面推進疫情防控與農民工生活保障“兩不誤、雙促進”。
村級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使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經濟實惠,徐圩街道緊抓“黨建引領富民興村”機遇,實現讓老百姓從“共有”集體資產到“共享”發展紅利的跨越,多項就業創業政策的出臺吸納了更多人才返鄉,全力把村級集體產業打造成全街百姓就業創業的“夢工廠”,以高質發展收獲富民興村的累累碩果。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