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拱棚葡萄開啟收獲的季節,晶瑩剔透的葡萄成了各地客商的“搶手貨”,也給村民們帶來了大收益。在安峰鎮安北村王興翠的葡萄拱棚內,一串串新鮮的“夏黑”葡萄整齊排列在葡萄架上,色澤誘人,剛剛開始成熟,就已經被外地客商搶先訂購了四五千斤。在大棚里忙碌的王興翠高興的告訴筆者:“今年葡萄掛果上市的早,價格也由去年的3、4元一斤漲到了7元一斤!這不,光新沂的批發商早早就上門訂貨了,三四天就得走2、3噸的葡萄。今年的收成差不了!”
為了保證葡萄掛果率和甜蜜度,鎮農技服務中心主任穆光遠帶著種植專家,手把手的傳授“種植經”:采用大棚覆蓋實行避雨栽培,安裝防護網讓飛鳥無法進入保持園內整潔,防止鳥兒啄食污染葡萄顆粒;地下埋設供水管道,滴灌澆水保持土壤疏松濕潤;掛果前期施有機肥、噴灑防治病蟲害農藥,隨時送樣品到農技部門檢驗,杜絕轉色劑,做到綠色、有機、生態、健康、營養……
帶著村里“黨員志愿服務隊”在一旁幫忙搬運的安北村黨總支書李從江,擦了一把汗搶著說:“去年,通過微信朋友圈、‘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強勢宣傳,安北的葡萄都不夠搶的,除了附近的游客來采摘外,一些山東、徐州等外地的客商都趕過來訂購,銷路一下子打開了!”王興翠掩不住笑了:“有了收入,俺也不再是村里的‘邊緣低收入戶’了,有了好生活,就有好奔頭,越干越有勁兒。”
近年來,東海縣安峰鎮堅持“政府搭臺+打造品牌+農戶受益”思路,不斷推動“特色產業強起來,百姓腰包鼓起來”的發展目標。該鎮通過鞏固傳統、培育新品、選樹精品,篩選出安北生態葡萄、小稠特色油桃、庫西晚秋黃梨、前放訂單黃桃等一大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其中安北葡萄、小稠油桃等生態品牌效應正逐步顯現。目前,該鎮正在積極籌劃將“安北葡萄采摘——小稠生態油桃——庫西晚秋黃梨”休閑線路融入到全鎮的生態旅游線規劃中,帶動群眾不斷擴大油桃、水蜜桃等高效農業品種種植面積,讓安峰一年四季鮮果飄香。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安北村黨支部以“打響安北葡萄品牌”為辦實事載體,先后鋪設兩橫一縱三條6米寬的水泥路,直通葡萄園;又將葡萄園設為“安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到大棚里義務除草、采摘、運輸、銷售等農事活,解決采摘旺季的用工問題。如今,王興翠一家靠著60多畝葡萄種植,一年的收入就有二十多萬元,全鎮高效農業產業的發展讓廣大種植戶們腰包鼓了起來。哥哥王興文又在路南新建一個占地10余畝的大棚,試種“陽光玫瑰”葡萄,預計明年小批量種植。現在,安峰鎮安北村的葡萄種植面積已有500多畝,提升了農戶獲得感。(通訊員 陳強)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