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贛榆區堅持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汲取“六種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融入血脈,轉化成干事創業的智慧、力量、方法,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奮力書寫“蘇北第一區”新篇章,努力建好“江蘇北大門”。
“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無私無畏、開放包容的的博大胸懷,才有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國共合作,完成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征程。堅持把“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融入到“贛榆精神”中,做到萬眾一心、負重俱進、海納百川、敢寫第一,善于用無私的心態、包容的姿態、團結的方法,去容納和接受各種各樣的人和事,以無私無畏、開放包容的胸襟氣魄,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努力在本職崗位上干事創業、鑄就輝煌。
“一心為民”的公仆精神。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踐行“立黨為公、一心為民”的公仆精神,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民之所盼、我之所為,把“人民至上”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刻寫在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切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目前,區委常委會帶頭領辦的33件民生實事已完成29件,全區擬定的453件實事項目已完成420件。
“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鐵肩擔道義”。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就扛起“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從艱難困苦中咬緊牙關殺開一條血路,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勛。大力弘揚“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知難而進、勇于擔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積極到重點工程、基層一線、重點貧困村接受鍛煉,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去接受磨煉、加強鍛煉,錘煉黨性、提升能力、升華自我。
“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中國共產黨在創立之時,就立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展現了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繼承和發揚“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堅持高點定位、爭先進位,扛紅旗、奪第一,全力推動主導產業大爆發、基礎設施大突破、城市功能大提升、山海特色大彰顯、民生福祉大改善、綜合實力大跨越。到202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300億元、工業應稅銷售收入突破1400億元,在區域綜合實力上勇當“蘇北第一區”。
“革命+拼命”的實干精神?!案锩悠疵?,無往而不勝” 。我們黨憑的就是這種“革命+拼命”的強大精神,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繼承發揚“革命+拼命”的實干精神,錨定“蘇北第一區”目標,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全區30個城建重點事項取得基本成效,美麗宜居試點項目總數位列全市縣區第一名、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試點縣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徐福片區15天完成551座墳墓遷移,45天完成129戶3300畝土地征收;義塘南片區拆遷地塊首日簽約率創城區歷史新高。
“我將無我”的奉獻精神。“我將無我”是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最好注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大力弘揚“我將無我”的奉獻精神,恪守初心,不負使命,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全面實施“三百工程”,今明兩年各開工一個投資過百億元、產值過百億元項目,三年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每年改造城市主次干道10公里,改造棚戶區不少于60萬平方米;持續加大投入,提升教育質量,增加醫療、就業、文體供給,讓群眾享受更多發展紅利。(通訊員 張明超 徐恒東)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