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灌云縣交通運輸局精心謀劃、迅速行動,緊盯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標,多措并舉、扎實推進,著力強化公仆意識和為民服務情懷,緊緊圍繞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等問題,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面梳理解決交通運輸方面的民生實事項目,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在全縣黨史學習教育實踐中爭做表率、走在前列。
貫徹新發展理念辦實事 讓群眾分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始終堅持以服務人民為宗旨,發揮交通運輸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的主力軍作用,將新發展理念貫穿于全縣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全過程中。全面踐行綠色交通理念,積極推廣新能源交通工具和低碳綠色出行方式,全縣的城鄉客運一體化項目已基本實施到位,新購置(收購)的160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已全部開始運營,規劃了41條公交線路,優化了235個公交站點,對縣內所有的公交線路進行了加密,平峰期達到11--15分鐘每班,高峰期達到5-10分鐘每班,計劃年底前對所有的鎮村公交線路進行再優化,確保縣內乘車無縫銜接;緊緊圍繞群眾的辦事需求,以制度建設為抓手,以服務保障為目標,全面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工作,進一步梳理權責清單,對困難群體、殘疾人等辦理公交一卡通、IC乘車卡的將全面落實“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等便民化措施;精心打造“黨史學習流動陣地”宣傳載體,在40輛校車、50輛公交車身及車內張貼黨史學習宣傳標語;開展出租車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將出租車打造為“行走的城市名片”,讓市民乘出租車出行更安心更舒適,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交通在為民辦實事過程中得到發展實惠。
深化政務服務改革辦實事 持續提升群眾辦事便利度
全面壓縮交通服務窗口審批環節、簡化辦事流程、縮短辦理時限。自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開展后,縣交通運輸局服務大廳審批窗口積極響應交通部減負、便民等號召,勇于擔當,率先執行轉戶車輛技術等級在有效期內的,免于重復檢驗,既為廣大業戶省時、省錢,又達到環保、護車的雙贏效果,為業戶節省數十萬元的檢車費用;敢于打破單牽引車或掛車不予許可的不成文規定,為購買單牽引車或掛車多年不能辦證的業戶解決后顧之憂;實現符合條件的道路貨物運輸許可即辦,法定辦理時間最長達30個工作日。吸引了大量貨運經營者來我縣投資,截至9月份,共辦理道路貨物運輸許可1011件、新增貨車2383輛,達到了“學黨史、話初心、踐使命”的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效果。
落實基層百姓訴求辦實事 全力服務地方經濟大發展
以學史力行的實際行動,加強交通運輸系統基層服務能力,暢通和規范行業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等通道,及時化解行業內矛盾糾紛。針對百姓訴求的全縣鎮街客運站較少,群眾乘車不便的情況,積極協調龍苴鎮人民政府、圩豐鎮人民政府,爭取再新建兩個農村客運站點,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便捷出行。針對穆南線、穆新線、324省道西段等道路破損嚴重,附近百姓出行困難,修建改建的呼聲越來越高等實際情況,縣交通運輸局對縣內破損嚴重的農村公路進行全面排查,進一步優化農村公路道路網結構。今年投資8500萬元,對穆南(穆新)線進行改建;投資2400萬元,對324西段道路進行大修;投資460萬元,對圩伊線洋橋農場段道路進行重建;近年來,已累計投入1.26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40.12公里,改造五類農橋19座,為全縣經濟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交通動力,將交通運輸系統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向縱深推進。(通訊員 朱中慶 周楊)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