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連云港開發區第十三批科技鎮長團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緊緊圍繞主導產業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與橋梁紐帶作用,立足本職強化專長,挖掘資源靶向發力,通過樹立“鍛造一流團隊、推進一流服務、爭創一流業績”工作導向,全力助推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擔當使命實現角色轉變
開發區第十三批團迅速找準崗位職責,調整工作心態,轉變角色定位,實現工作沉入基層、融入一線。在制度建設方面,根據省、市科技鎮長團管理要求,完善區級管理,明確了團隊和個人目標責任、完成標準、預期效果等事項,修訂工作會議、團務公開、請假銷假、日常考核等制度,通過每周工作例會和專項工作會議等,實現團隊工作目標和團員工作目標的跟蹤對照和監督促進,用制度約束、管理和保障鎮長團各項工作運行,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為了更快的融入崗位,提高業務能力,開發區第十三批團先后邀請區組宣部、招商辦等相關部門舉辦專題業務培訓數十批次,開展人才、科技、財稅、招商引資、綜合文字等相關實務性培訓。利用團例會開展集中學習,團長領學上級文件精神和相關政策,推動提高團員對地方工作的認知度。同時,該團高度重視團隊建設工作,開展團員后方單位輪訪,加強后方對接建設,與海安團、清江浦區團、大豐團等開展團際交流活動,為團員打消掛職疑慮。在生活上充分給予關心關愛,先后開展抗日山黨史學習教育、鄧小平公園理想信念教育、西游文化考察等團建活動,實現凝心聚力、同向同行。
以精準聚焦推動產業發展
科技鎮長團背靠高校院所,在技術、資源、信息等方面有著突出優勢,開發區第十三批團將推動高校科研與地方產業、企業深度融合作為工作重心,建立團成員“對接一個產業、聯系一批企業、服務一批人才”的工作模式,團成員每人制定一份進企服務計劃,每個月進企業駐點兩天以上。任職以來,開發區第十三批團會同區組宣部、經發局、科技局、人社局等相關部門,深入園區、走進企業,開展走訪調研活動150余次,聯系規上企業40余家,為企業發展把脈獻策。
為了助推地方產業發展,開發區第十三批團對收集掌握的企業各類人才技術需求開展集中研究,根據企業實際,有針對性地聯系、舉薦相關專家、科研人員,對企業在產品創新、科研攻關、產業轉型升級中遇到的技術研發、高層次人才緊缺等難題,實施專項匯辦。先后帶隊與中國藥科大學楊立群團隊、東北大學胡建設團隊、沈陽藥科大學程卯生團隊進行技術對接,協助海歸博士郁慶明在中華藥港創業,積極聯系推進武漢大學與恒瑞醫藥引進牛皮癬一類新藥項目,一年來為區內企業提供技術指導40余次,各類技術對接服務有序推進。
以資源整合加速成果轉化
任職以來,開發區科技鎮長團突出資源整合虹吸效應,充分發揮引才紐帶作用,以專業視角打造特色平臺,帶動人才、科技等優質資源向地方聚集,實現“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方面請進來引資源。邀請吉林大學段羽教授、沈陽藥科大學楊麗教授等一批專家學者開展產學研對接交流。舉辦高層次人才項目路演活動,來自上海、廣州、南京等地區共8個高層次人才項目參加,涉及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智能制造等細分領域,為雙招雙引搭建優質平臺。另一方面走出去攬資源。組織策劃“一帶一路”招才引智系列活動,根據產業需求,將恒瑞醫藥、豪森藥業、中復神鷹、中復連眾等重點企業按產業打包組團,前往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蘭州大學等重點高校舉辦產業專場招聘,為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300余人,實現引才質量和數量雙豐收,受到企業一致好評。
同時,注重在高校和企業間搭建資源共享合作舞臺。以高校院所服務蘇北五市產學研合作對接活動為契機,組織區內18家企業和相關高校院所進行對接,簽約合作項目2個。結合碳纖維產業優勢,瞄準國家重大項目需求,針對性邀請一批碳纖維生產與應用領域專家來區進行項目對接。擴充開發區人才戰略合作聯盟成員單位,選拔開發區科技人才工作顧問,通過校地校企合作推動創新創業資源向開發區集聚。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