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春節期間,重慶動物園熊貓館里人聲鼎沸。從全國各地奔赴這里看大熊貓的人不計其數。尤其是前年幾乎同時出生的兩對雙胞胎大熊貓“雙雙”“重重”“喜喜”“慶慶”更是惹人喜歡,而負責照料這些大熊貓的工作人員中,就有一名被“貓粉”們親切地稱為“熊貓奶爸”的中年男子,他叫張乃成,是連云港市灌南縣張店鎮人。
今年由于疫情,也因為大熊貓離不開他,所以張乃成選擇了留在動物園過年。實際上,29年來,經張乃成飼養的大熊貓有30多只,參加繁殖養育的幼年大熊貓20來只,這些大熊貓現在分別居住在重慶市動物園、臥龍大熊貓繁殖中心、成都大熊貓繁殖基地、美國孟菲斯動物園等地。付出終有回報,2007年,張乃成被評為第二屆重慶市“十佳”農民工,2008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8歲前往重慶打工
與國寶大熊貓結緣
1992年,18歲的張乃成高中畢業后,只身前往重慶打工,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張乃成和大熊貓結緣。那年夏天,重慶動物園一只熊貓正值生育產崽,當時熊貓館還沒安裝空調,為防止熊貓中暑,工作人員每天都需要運大量冰塊來給熊貓降溫。
抱著好奇和試試看的心態,張乃成來到熊貓館當起了搬冰工人。雖然搬冰工作很辛苦,但是在這里,他能看到以前從未見過的國寶大熊貓,所以張乃成特別喜歡這份工作,干得也格外認真。炎熱的夏季過去了,張乃成因勤勞踏實被館里留下來繼續做雜工。
“我一開始的工作就是給大熊貓保潔,這活兒干起來可沒那么簡單,因為大熊貓食量大,一只大熊貓每天都要排出五六十斤的糞便。”每天早上,張乃成都要花4個多小時清掃圈舍,“每天還得將所有的糞便用電子秤稱重,記下數據,然后定期把數據交給技術主管分析,同時還要堅持每天沖洗一遍熊貓的臥室。”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這期間,張乃成像伺候孩子一樣料理大熊貓的生活,雖然辛苦,但張乃成樂在其中,因為他已經從心眼里喜歡上了大熊貓。
1995年8月,有一只叫川星的熊貓即將生產,這在動物園里是件大事——大熊貓之所以成為瀕危動物,繁殖力低就是其中一個原因。而令人意外的是,熊貓川星竟然產下雙胞胎。當時熊貓館共有10名工作人員,為避免隨時都可能出現的意外事故,張乃成主動要求代替同事24小時在熊貓館值班,日夜照看熊貓母子。可是因為大家對熊貓繁殖還處于摸索階段,經驗不足,這對雙胞胎最終還是沒能成活,但張乃成對熊貓盡心盡力的態度打動了館里的每一個人,他被重慶動物園破格錄用為合同工。而大熊貓雙胞胎幼崽雙雙死亡這件事,也促使張乃成下決心鉆研熊貓飼養的專業知識。
“熊貓奶爸”辛苦付出
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在重慶動物園熊貓館旁邊有間小屋子,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個文件柜,這是張乃成的臥室兼辦公室。張乃成的家就在離動物園20分鐘不到的地方,但他一年365天絕大部分時間都睡在動物園。“熊貓食量驚人,每天進食時間長達10個小時以上,重慶動物園的8只熊貓,需要消耗大量的竹葉。”張乃成說,每隔一天,他都要和同事一起搬運新鮮竹葉。竹葉是熊貓的主食,竹葉的新鮮程度和干凈程度直接關系到熊貓的健康狀況。在張乃成的精心飼養下,館里的大熊貓一個個體格非常健壯,生活也很有規律,極少生病。
實際上,這么多年來,張乃成已成為飼養大熊貓的“明星”。2006年8月的一天,大熊貓婭婭要臨產了,工作人員想把它趕到洞里面去,婭婭因為洞里的空氣悶熱,怎么也不肯進去。而如果采取強制措施讓它進洞,對臨產的婭婭來說很危險,因為如果有半點閃失,就會導致它流產。當晚,張乃成緊張得一夜沒敢睡覺,每隔半個小時就過去看一次。次日凌晨5點多鐘,張乃成終于聽到幼崽的叫聲。婭婭產下的是一對雙胞胎。
“對于熊貓母親來說,它最多只能撫育一只幼崽,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從大熊貓的懷抱里搶出一只幼崽,進行人工喂養,才能讓兩只幼崽都有成活的可能。”張乃成介紹道。他決定冒著生命危險去熊貓口奪崽,大家都為他捏了一把汗。“我當時鼓起勇氣來到婭婭身邊,抓住它分神的機會,終于搶下幼崽,隨即被送到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喂養,并幸運地成活下來,它就是后來的友友。”張乃成回憶道。
29年來,經張乃成飼養的大熊貓有30多只,參加繁殖養育的幼年大熊貓20來只,這些大熊貓現在分別居住在重慶市動物園、臥龍大熊貓繁殖中心、成都大熊貓繁殖基地、美國孟菲斯動物園等地。付出終有回報,2007年,張乃成被評為第二屆重慶市“十佳”農民工,2008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照顧一只大熊貓至38歲
創下世界紀錄
“新星、新星……唉,又喊錯了……”張乃成口中的“新星”已于2020年12月8日去世,活了38歲(相當于人類壽命至少110歲),然而在人工飼養的大熊貓中,能活過30歲的不到30只,新星打破了這個紀錄。作為它的長期飼養員,張乃成曾有過一個心愿,希望新星能活到40歲。可是就在它打破世界紀錄后不久,新星還是永遠地走了。
大熊貓離不得人,尤其像新星這樣的高齡大熊貓更是如此。張乃成說,新星活著的時候每天要喂6頓竹筍,每頓3公斤,張乃成都是稱重計算,一點都不能多。除了竹筍,每天第一頓,張乃成還會給新星調上50克的營養餐——亨氏米粉,還有鈣、維生素、蘋果、酸奶。張乃成回憶說,新星歲數大了,牙齒脫落嚴重,還有高血壓。按照技術主管的要求,新星體重必須控制在94公斤,因此對吃的東西特別講究。
“你看我鼻梁上這副眼鏡,就是新星在2002年20歲高齡時產下一對雙胞胎后,我坐在監控室前,一天24小時觀察記錄,一周后我開始近視了。”不過張乃成很自豪。至今新星還保持著圈養大熊貓高齡產崽記錄,這都要歸功于張乃成對于新星行為的細致觀察和照顧。張乃成記得,有一次,20多歲的新星突然有發情跡象,重慶動物園的工作人員馬上將新星送到成都去找“男朋友”。張乃成說,去了幾天后,新星又沒有反應,而且性格變得暴躁。不得已,重慶動物園的領導將他火速調到成都安撫新星,張乃成說那一次去了近兩個月。雖然交配成功,但是新星并沒有產崽。
還有一次是新星的“老公”川川從上海動物園飛到重慶來和新星“約會”。可當時大熊貓數量少,川川走了,上海看川川的游客不樂意,重慶動物園趕緊把新星和川川的第一個孩子川星送到上海動物園喂養,張乃成被安排去上海照顧川星50天。
在熊貓館工作的這些年里,張乃成已成為大家口中熟悉的“熊貓奶爸”。他為保護國寶大熊貓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也展示了一名平凡勞動者的堅韌和擔當。(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孫蓀 汪粟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