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孫蓀 湯化衛)“媽,過年我不回家了。別擔心,你看,這是紅燒獅子頭,春卷也很香!媽媽,我很想你,你和俺大要照顧好自己身體啊……”視頻的這一邊,是正在杭州市下城區朝暉街道黎園社區吃年夜飯的在杭務工人員劉孝沖,視頻的另一邊,是遠在連云港灌南縣李集鎮合興村的父母。
(邵中國為老鄉準備的年夜飯)
1月20日中午,杭州市下城區朝暉街道黎園社區一家名叫“老年飯堂”的餐館里,正在進行著一場特殊的“家宴”,人不多,全是灌南縣李集鎮的,他們都在杭州工作。這個春節,大家都打算留在這里過年。
這場愛心年夜飯組織者是邵中國,大家都叫他“七叔”,他是灌南駐杭流動黨員黨委書記。作為老大哥,68歲的邵中國想給留杭的同鄉一個不一樣的春節。邵中國以前做過生產隊長、村支部書記、村長。1998年初,他離開老家,來到杭州成為一名環衛工。2000年,灌南駐杭州流動黨支部組建起來了,一直到現在的黨委,邵中國看著黨員越來越多,心里也特別滿足。
(散發著濃濃家鄉味的肉圓子)
當日一大早,邵中國就和幾個老鄉采購了3.5公斤豬肉、1公斤雞胸肉、30個雞蛋,還有山藥、小蔥、油、面粉等食材。“炸肉圓、藕餅、春卷,這是咱灌南人過年飯桌上必備的大菜。”邵中國說,“肉圓代表著團團圓圓,藕餅代表著藕斷絲不斷,春卷體現了春的氣息。”
(邵中國在燒制年夜飯菜肴)
聽說要燒一頓特殊的愛心年夜飯,不少灌南老鄉都自告奮勇要來打下手,做過廚師的周文成成了當天的主廚。在邵中國小小的家里,幾個人忙活了起來,有人包春卷,有人做藕餅。中午時分,熱騰騰的灌南美食陸續出鍋,雖然只有幾道家鄉菜,但這一桌年夜飯一點也不單調。
據悉,在杭州的灌南籍務工者有2萬多人。放下環衛工作的邵中國幾乎專職為灌南在杭的老鄉們服務,他的生活已融入了杭州,很多老鄉也已成為新杭州人。盡管邵中國的兒子在杭州買了房安了家,但每年過春節,邵中國還是要回灌南走親訪友。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灌南駐杭流動黨員發出了倡議書,讓灌南老鄉盡可能留杭,就有了這次“七叔愛心年夜飯”。
(為留杭過年老鄉準備的糧油)
“說起來,這就是個小小儀式吧,讓那些回不了老家的人,多了個留下來的理由。”看著一桌子人吃得高高興興,邵中國十分開心,“雖然人留在了杭州,對老家還是十分想念,但是只要有利于疫情防控大局,有利于大家工作和身心健康,暫時不能回鄉過年的小缺憾算不了什么。”邵中國說,灌南駐杭黨委成員和志愿者還將組織適當的活動,讓更多留杭州的老鄉在異鄉也能體會到濃濃的親情、濃濃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