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紙墨書香涵養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圖書館”設在市民家門口,“書架”擺在老百姓身邊,千年古城播下“閱讀”花種,靜待書香滿城。
近年來,海州在公共閱讀空間建設上持續發力,推動形成以區圖書館為龍頭,各分館為主體,實體書店、特色閱讀空間、農家書屋為補充的公共圖書服務供給網絡,構建起覆蓋城鄉、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全民共享的閱讀圈,為打造高品質宜居城市注入強大的文化內核。
拓展城市公共閱讀空間
2月25日早上8點30,大學生劉宇飛準時來到海州書坊,自放假以來,他幾乎每天都“泡”在這家城市書房里備戰考研。“免費、環境好,在這里閱讀學習既方便又高效。”安靜的環境、濃厚的學習氛圍是最吸引劉宇飛的地方。
這家位于海州古城中心位置的24小時書店,是海州古城特色地標性建筑。古色古香的主閱讀區內綠植環繞,寬大的窗邊貼心地放置著舒適的桌椅,供市民臨窗閱讀。不同于傳統的書店,海州書坊注重培育文化價值,在空間布局上精心考量,同步打造沙龍區、文創區、飲品區等舒適的功能區,不驅逐拾荒者和流浪者,讓“城市書房”成為市民的“精神殿堂”。
有聲圖書館花開遍地
在新南街道玉帶新村中心廣場南側,建寧小學小讀者馬毓晨正將剛閱讀完的幾本名著放入漂流書屋內,并在一旁的登記簿寫下了簡短的讀書體會:“無意‘撈’到這本書,特別喜歡主人公追求公平公正的態度,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這樣的人。”
類似這樣的漂流書屋,在海州區有100多個。圖書漂流書屋有效激發市民閱讀的積極性,給讀書愛好者提供一個循環利用、交換分享的閱讀平臺,市民不需押金和借書證,通過讀者彼此之間“以書換書”的漂流形式即可閱讀。為了讓書香“漂流”起來,社區文化志愿者對書屋開展日常管理,對書刊流量、流向、需求進行統計,掌握群眾閱覽需求,定期為書屋補充圖書,同時組織分享讀書心得、以書會友等閱讀活動,讓漂流書屋成為市民互相學習、閱讀的好去處。書香“漂流”更流行
在此基礎上,海州區還招募文化志愿者參與閱讀活動推廣,具有朗誦、樂器、繪畫、書法等特長的志愿者進入區圖書館、閱讀共享空間等地,廣泛開展公益講座、讀書沙龍等活動,延伸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在濃濃的書香中傳遞志愿服務精神,推動全民閱讀。
相對城市居民而言,農民和流動人口及其子女的閱讀狀況更值得關注。為推動全民閱讀,海州區還通過新建圖書館外流動服務點以及農家書屋、數字圖書館等,補齊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的短板,實現“農家書屋村村有、城區書館個個優”。
傳承閱讀凝聚力量
“自打辦起了七色光公益書房后,村里的孩子習慣來我這做作業,家長們也都到我這兒找孩子了。”浦南鎮堅持辦公益書房的志愿者薛成備介紹。如今,在海州,與鄉村農舍、田園農莊等合建的植入式鄉村書屋,獲得農民群眾的認可和歡迎。
2021年,海州區持續加大鄉村書房的建設,從村級讀書會到文化站的圖書館,再到鄉村農家書房,配備書柜、桌椅和空調,書籍種類繁多,可滿足不同年齡段的需要。此外,大學生志愿者還利用農家書屋等平臺,開展了一系列讀書、用書等活動,讓鄉村充滿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書香四溢浸潤古城
閱讀,不僅是打開一本書,書香馥郁,方顯城市高貴氣質。海州——一座千年古城,在前進道路上彰顯出深邃的文化底蘊,閱讀,作為重要的精神食糧,讓城市生活慢下來,用喜悅書香描繪古城文明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