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近日,泰州市姜堰俞垛鎮何野村的何野北路改造一新,當地村民開心不已。“活到這個歲數,沒想到會在家門口能走這么寬闊的水泥路!”80多歲的村民何建春說,這條路是政府送給村民們最好的新年禮物。
這是泰州姜堰建設“四好農村路”惠及百姓的一個縮影。農村公路是廣大農民群眾出行的“最初一公里”,也是商品流通進入農村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農民創業致富的“起步跑道”。去年以來,泰州市姜堰區大力開展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千方百計打通“最后一公里”,拓寬“起步跑道”,出臺《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辦法》,明確實行“區鎮共建、責任共擔、四好共創”新模式。該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工程統一設計、統一招標、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全額承擔工程建安費。各鎮街負責轄區內征地搬遷等工作,切實緩解了鎮街資金壓力。2017年至2018年,泰州市姜堰區計劃投資5億多元,將城鄉公交線路、鎮與鎮、鎮與村,共計330公里3.5米左右寬的單車道升級改造成6米寬雙車道四級公路。
去年,泰州姜堰已投資2億多元,完成160公里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新建改造農村橋梁40座,明顯改善了農村公路路網結構。
俞垛鎮何野北路,原來是一條長1公里、寬2米的砂石路,路面一直坑洼不平。到了農忙時節,村民運草運糧,只能單車同向行駛,根本無法會車,不少村民無奈選擇肩挑擔扛。去年,泰州姜堰投資150萬元改造拓寬了這條路,坑洼的砂石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大路開通的當天,村里就有5戶人家買了農用車。村民徐越進駕駛農用車進村時開心地說,以后,農用車直接開到田頭裝糧運草,農閑時節還可開車出去販賣水果,一年可增收兩三萬元。
婁莊鎮紅廟路長3公里多、寬4米,去年拓寬改造成6米寬,兩邊景觀綠化,總投資500萬元。71歲的村民黃玉春開了家路邊店,經營小百貨。黃玉春說,原來,他開著電動三輪車外出拿貨,遇到對面來輛小貨車,要倒上半天才能錯開走,既耽誤時間又不安全?,F在好了,一路暢通無阻。路寬了,車流量人流量大了,也給店里帶來更多的生意。
總投資1000多萬元的大公式鎮東三溝路長近6公里,沿途改建拓寬了4座橋,這條路橫穿土山村、申揚村、塔子村、繆埭村,還連通了白米鎮和蔣垛鎮,方便了2000多位村民外出打工和做生意。
“拓路連著橋,暖了村民心。”這是梁徐鎮九東村村民貼在九東東橋上的對聯。九東東橋橫跨周山河,原來僅2米寬,電動三輪車過橋不慎就會落水,兩岸村民開車都要繞道通行。去年,這座長60米的橋拓寬成6米,投資近200萬元,讓兩岸村民真正互通起來。
泰州姜堰交通運輸局局長顧安寶介紹,今年將完成剩余工程,連通262個行政村,確保村村都有6米寬雙車道四級公路,方便30多萬人出行,保證村民真正享受到“出門就有大路,抬腳就上公交”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