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席毅行 通訊員 王從帥)連云港市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居民飲用水從安全到優質,污染較重的企業面臨“出城改造”……近日,連云港市印發《連云港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簡稱“水十條”),從10大方面對連云港市社會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及水質本身等進行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水污染有效控制,飲用水安全更有保障,連云港市水環境質量階段性改善。
劣Ⅴ類水體不再 連云港市區基本消除黑臭河
根據這份方案,2019年,連云港市城市建成區將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連云港市區將對排淡河、東鹽河、玉帶河、西鹽河、龍尾河5條城市河道實施綜合整治。到2020年,實現地表水省級以上考核斷面水質Ⅲ類及以上比例72.7%以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Ⅲ類及以上比例達100%,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屆時,城區的人們將徹底告別黑臭河,視覺、嗅覺上的感受將煥然一新。
年底前,連云港市還將制定排污口整治方案,并力爭在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入海排污口的整治。通過對大浦河、排淡河等15條入海河流水環境開展綜合整治,到2020年,連云港市入海河流的劣Ⅴ類水體將基本消除。
“從源頭到龍頭” 飲用水由安全變為優質
通過多年的建設,連云港市飲用水安全目前已可確保無虞,下一步,目標是由安全向優質轉變。根據“水十條”,到2020年,連云港市將實現飲用水“從源頭到龍頭”的全過程安全,所有自來水廠實現深度處理。居民家里的水龍頭水質將全面達到生活飲用水相關標準,同時,還將定期監測和公布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用戶水龍頭水質等。
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而不同管網則是構成下水道的動脈。飲用水有了保障,那么生產污水和生活污水呢?據了解,到2020年,連云港市將新增污水管網長度500公里以上,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萬立方米/日以上,鎮級以上污水處理廠全部運行。通過以上的硬件建設,連云港市將實現建成區污水全部入管、入廠,全收集、全處理。不同的污水通過不同的管網到達不同的處理設施,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將真正成為現實。
建成區污染較重企業面臨“出城改造”
從今年起,連云港市將運用價格、環保等多種手段,對城市建成區現有的污染較重企業進行“出城改造”。到2020年,建成區污染較重企業將全部改造完畢。如果某一縣區未完成淘汰任務,則該地審批、核準和備案新建等均會被暫停。
此外,年底前,連云港市將取締所有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制革、印染、煉油、電鍍等“十小”行業,并制定焦化、氮肥、有色金屬等“十大”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方案。整治完成后,連云港市民將告別“身邊的污染”。
排污權交易走向深入 “黃牌”停產“紅牌”關閉
排污權交易這一概念近年來逐漸為大眾所熟知,“水十條”中進一步明確了相關細則。2017年,連云港市將完成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地區污染源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工作。在滿足周邊水域總量控制目標的前提下,允許區域內的企業進行排污權交易。污染嚴重的企業將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代價,而合法經營的企業則將從中獲益。
超標,“黃牌”警告,限產或停產;整治后仍不達標,“紅牌處罰”,停業或關閉。根據“水十條”,對于連云港市民反映強烈的企業水污染問題,連云港市將會運用這一嚴厲而直接的處罰方式。而為了加大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和效果,環保部門將與公安、檢察等部門和單位協作,實現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管齊下”,推動設立環保法庭,審理環境違法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