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銳冰 張晶晶/文 牟進勇/圖) 父親患有腎病綜合征在家務農,無法干重活,母親智力殘疾,無固定收入……來自贛榆區班莊鎮西接駕莊村的張從雨懷揣律師夢,今年以612分考取西北政法大學行政學院(紀檢監察學院)法學(行政法)專業。
父親2021年因食道癌去世,母親打零工供姐弟倆上學……來自贛榆區石橋鎮石東村的陳軼男,今年以584分考入南京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盡管家境貧寒、遭遇坎坷,但這兩個姑娘用汗水與堅韌,為自己點亮了前行的路。
逆境中生長
張從雨相信法律能幫人講道理
在贛榆區班莊鎮的一處農家小院里,門口的拖拉機旁堆放著雜物。19歲的張從雨性格靦腆,交談時常下意識地低下頭。“我是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他們今年77歲了,還在種地。”張從雨輕聲說:“平時會幫奶奶掃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張從雨的父親去年查出患有腎病綜合征,再也無法從事瓦工的重體力活,只能在家休養,每月藥費就需上千元。“這個病不能勞累,吃了不少藥效果也不明顯,現在靠中藥慢慢調理。”父親嘆著氣說,這個病讓他既不能久站也不能久坐,沒了固定收入,心里總不踏實,“之前身體好時還拉點煤球賣,現在就在家伺候那兩畝半地。家里處處要用錢,能干一點是一點。”
母親智力殘疾,狀況時好時壞,生活勉強能自理,但沒有收入來源。家里僅靠兩畝半地、低保金、殘疾補助,以及姐姐打零工掙來的微薄收入勉強維持生計。
2022年,這個家還經歷過一場錐心之痛——16歲的弟弟假期跑去河里游泳,再也沒能回來。“誰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話沒說完,張從雨父親哽咽起來。
“中學期間,一直有愛心人士資助我上學。我也加倍努力,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是班級第一名。”張從雨說:“高中考上了贛榆高級中學,高二也經過自己努力分進了文強班。”
父親曾希望她選擇師范專業,畢業后當個老師,“穩定,離家又近。”但張從雨有自己的想法:“想考公、考研,或者當律師。”她喜歡讀魯迅的書,字里行間的力量讓她相信法律能幫人講道理。更重要的是,她早已打定主意:“以后回連當律師,離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近些。”
知道張從雨考上大學,一家人又喜又愁,學費、生活費是繞不開的坎。“到了學校,我打算申請助學貸款,再找些兼職,自力更生肯定沒問題。”她語氣篤定。
9月4日是大學報到的日子,父親打算親自送女兒去西安。“坐火車去,看看她的學校。”父親的語氣里滿是欣慰。姐姐也表示,會攢錢給妹妹湊生活費。
對于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張從雨沒說太多豪言壯語,只說“先把書讀好”。而那個“回家當律師”的夢想,就像她喜歡的魯迅文字一樣,在逆境里透著股韌勁——待她學成歸來,要為家鄉做點事,更要守著這個家,離愛她的人近一點。
父親患病去世
陳軼男“用皮筋彈自己”提神學習
陳軼男的家在贛榆區石橋鎮石東村。走進老屋,墻上那行毛筆字格外醒目:“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母親楊發鳳寫給19歲女兒陳軼男的寄語,也給這個家帶來溫暖的激勵。
母親楊發鳳四川出生、福建長大,在港城生活了30多年。原本她和做建筑工的丈夫靠著每年三四萬元的收入,日子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眼看三個孩子慢慢長大,我們還計劃著翻建老屋。”楊發鳳回憶道。然而,2021年丈夫被查出食道癌晚期,短短一年便撒手人寰。十七八萬元的治療費和喪葬費,瞬間將這個家拖入“因病返貧”的困境。
雪上加霜的是,2023年爺爺也去世了。如今,85歲的奶奶腰椎間盤突出、腿腳不便,說起唯一的兒子就滿眼熱淚。
?
“那時候,感覺天都塌了。”說起丈夫離世后的日子,楊發鳳眼眶泛紅。那段時間她整日愁眉不展,頭發大把大把地變白。一年后,在柘汪朋友的邀約下,她開始外出打零工,生活才慢慢緩過一口氣。
如今,她在冷庫里切割魚片謀生。“每天干滿12小時掙120元,加班到晚上8時許能拿到140元到150元。”長期在低溫環境下勞作,她的雙手已經變形,卻依然咬牙堅持。
在贛榆高級中學就讀的陳軼男,深知讀書機會的寶貴。白天為了提神,她“用皮筋彈自己”或者站起來聽課。晚上回到宿舍后,還要再看一會兒書再休息。
今年高考,陳軼男以文科584分的成績,叩開了南京財經大學的大門。談及成績,這個開朗的女孩笑了:“語文118分還算滿意,畢竟花了不少時間,平時愛讀雜志、做摘抄。”但也有遺憾:政治66分是因狀態不佳沒發揮好,數學94分雖勉強但能接受,卻總覺得該拿的分沒拿到。“文科不光靠背書,得理解并且融會貫通。”這是她高三最深的體會。
雖然即將踏入財經院校,陳軼男心中卻深埋著一個中醫夢。“先進學校,再爭取轉專業。以后還想考研深造中醫,我對‘望聞問切’特別著迷。”
這個暑假,她沒有閑著:幫媽媽分擔家務、去工廠挖桃核——每天下午干兩個半小時,掙25元零花錢。“暑假在家閑著也是閑著,這也算是一種鍛煉。”
努力被看見
倪冬生收到助學款1.99萬元
昨日,本報報道了東海學子倪冬生的故事。今年19歲的倪冬生,出生便被查出患有血液性疾病,無法正常凝血。父母四處打工,依然湊不齊兄弟倆高昂的治療費用。今年高考,倪冬生以620分的優異成績被中國藥科大學臨床藥學專業錄取。
他說:“那些被針管抽走的日月此刻化為星辰,正映照著我的人生——原來命運賜予我的疼痛,本就是為了讓我學會調配治愈世界的中和劑。”
報道刊發后,許多愛心人士深受感動,紛紛慷慨相助。“愿孩子能夠實現夢想,研發出更多造福人類的特效藥。”他們送上了最真摯的祝福。
截至昨日中午,19位愛心人士為倪冬生捐出1.99萬元助學款。收到這筆沉甸甸的愛心款,倪冬生感激地說:“謝謝大家的好意,我一定會繼續努力的。”
連日來,我們的助學團隊馬不停蹄地開展走訪工作。隨著高考錄取通知書的陸續送達,我們正加緊步伐,力求將更多勵志學子的故事呈現給大家。
贛榆兩位女孩的求學故事寫滿艱辛,卻始終閃耀著希望。張從雨說“我要靠自己在大學立足”;陳軼男相信“知識能改寫命運”。她們的堅持,終將讓夢想在今秋綻放。助她們圓夢,請聯系本報助學熱線。
●張從雨大一開學費用:6600元。
●陳軼男大一開學費用:7800元。
●助學熱線:13851291243(加微信請備注“助學”進助學微信群)。助學QQ群:157817222。
●報名條件:連云港籍2025級本科錄取新生(不含免學費專業);品學兼優、家庭困難學生(孤兒、建檔立卡子女、城鄉低保子女,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家庭子女優先)。
●報名方式:助學熱線報名;微信掃描二維碼報名。
●報名截止時間:2025年8月15日。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