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銳冰 張晶晶/文 牟進勇/圖)出生在聾啞之家,從未聽過家人的一聲呼喚;3歲時,當別的孩子蹦蹦跳跳,她卻因無法站立才被送醫查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8歲那年,精神失常的大爺半夜掄著鐵锨追她狂奔一整夜……這樣的“天崩開局”,換作是你,該如何面對?
出生在東海縣房山鎮趙于村的19歲姑娘董玲會告訴你:別人能做到的,我憑什么不行?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她從小學到高中不斷逆襲,高三時最好成績考了全市第六名。今年高考,她以620分考取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王牌專業——文瀾學院經濟管理試驗班,面向江蘇省僅招4人。
無聲世界中出生 姑奶視如己出撫養她長大
7月24日,驕陽炙烤著東海縣房山鎮的土地。聽說“微愛筑夢”助學公益行一行人要來家里走訪,正在為學生補習的董玲特意請假,匆匆趕回爺爺奶奶家中。19歲的姑娘手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臉上的笑容像一束光,照亮了這個寂靜的院落。
這是一個無聲的世界。“爺爺奶奶、父母、大爺、繼母都是聾啞人。“董玲的父親今年38歲,在她還沒有記憶的時候和妻子離婚,“我只知道她(母親)在我4歲時嫁到了云南,后來再無聯系。”
后來父親再婚,繼母也是聾啞人。生活的重擔,壓得這個家喘不過氣來。“爺爺被人介紹去了一家石英砂廠打工,時常加班到深夜。”說起爺爺,董玲滿是心疼和委屈,“由于口罩不及時更換,長期勞作,爺爺患上了塵肺病,一個手指頭還被機器切掉了,因為沒及時送醫耽誤了救治……”
為了這個家的生計,爺爺即便患病還堅持打工。“后來我上小學了,姑奶(爺爺的妹妹)時常來照看我,知道爺爺的情況后,把他勸回了家。”
一家人覺得姑奶熱心腸,便“商議”著將董玲送到姑奶身邊上學。從此,姑奶成為她的“守護神”。從幼兒園到小學,姑奶每天風雨無阻地接送,更教她“出門要大大方方,咱不比誰差”。董玲上初中時,成績從年級40名沖到第一第二,靠的就是姑奶那句“你一點也不比別人差”。“姑奶對我學習要求嚴,她總說,讀書是你唯一的出路。”
命運似乎總愛考驗這個要強的女孩。3歲時,董玲還不會爬,更不會站立,雙手雙腿抬不高,姑奶背著她跑遍了本地和南京等地大小醫院,才確診為先天性髖關節脫落。醫生說,16歲前不能劇烈運動。可誰也沒想到,這個被醫生叮囑“要小心”的孩子,體育中考竟拿了滿分。
?“跳遠我能跳班級前三名,50米跑、顛排球也都達標了。”董玲眼里閃著光。她記得初中體育課上,老師怕她受傷不讓跑,她偏要試,“別人能做到的,我憑什么不行?”這種不服輸的倔勁,成了她對抗命運的武器。
8歲那年,大爺半夜突發精神病,掄起鐵锨追著她跑了一夜。“從小我就明白,好好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從小在姑奶家長大,她們一家人樂觀豁達,我也就養成了大大咧咧的性格。”董玲聲音清亮,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這和她的親生父母、爺爺奶奶的內斂形成鮮明對比。
憑借不服輸的勁頭 620分考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我真不覺得自己慘。”董玲的語氣認真又堅定,“姑奶一家疼我,爺爺拼命供我,我有的是勁往前奔!”
董玲至今記得初中時的一次考試:她考了年級第二,老師卻徑直走到年級第一名面前,當眾宣布“數學150分滿分”。當她主動詢問自己的分數時,只得到一句“自己去查”。后來發現同樣是滿分的她再次找到老師,卻聽到刺耳的話:“沒人會記住第二名。”這句話像一記悶棍,卻徹底點燃了她的斗志——從那時起,“爭第一”的執念就在她心里扎了根,再沒動搖過。
2022年,董玲考進了東海高級中學文強班。可剛入學,她就遭遇了“下馬威”:高一排名總在100名到300名之間徘徊,第一次數學考試只得了59分,而身邊要好的同學考了99分。“心里真不是滋味,但更多的是不服氣。”
“別人能學好,我為啥不能?”董玲開始了“死磕”:別人做一套題,她就做三套,直到把不會的都啃下來。高二分班后,她的名次穩步上升,沖進年級前10;到了高三,更是穩定在年級前5,最好一次考到全市第六名。
“上了高中才知道‘山外有山’,但我從不覺得自己差在哪。”董玲笑著說,后來她也琢磨出竅門,“死學沒用”。手機在老師眼里是“洪水猛獸”,在她這兒成了學習工具——查資料、看文學解說視頻積累素材,偶爾也刷會兒短視頻放松。“該學的時候使勁學,該玩的時候痛快玩,效率才高呢。”這一切,默默付出的姑奶都看在眼里:“這孩子自尊心強,再難也不叫苦。”
拿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管理試驗班專業的錄取通知書時,董玲笑得格外燦爛。選擇這個以經濟學見長的王牌專業,是她深思熟慮的結果:“學法學當律師競爭太激烈了,復合型人才前景更寬。”至于將來具體做什么,她笑著說,“進了大學再慢慢找,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喜悅過后,現實的壓力擺在眼前——學費和生活費像兩座小山。“平時家里誰手頭寬裕就給點,姑奶、姑爺、爺爺、爸爸、姑姑……湊一湊也就過來了。”暑假里,董玲給高中生補課,一天要上7小時的課。“中午回姑奶家扒口飯,下午接著去,今天知道你們來才請了假,平時哪舍得歇啊。”
談及大學生活,董玲眼中滿是憧憬:“想全面發展,精力夠的話,多參加社團活動,多考些有用的證書。”她心里還惦記著姑奶,“等我能掙錢了,就帶姑奶出去看看,她還沒出過遠門呢。”
采訪當天,董玲一身簡單的白T恤、藍色牛仔褲,扎著利落的馬尾辮,說話時神采飛揚,像個活力四射的小太陽。寂靜無聲的家里,愛也在無聲滋長。
愛心在盛夏綻放 陳思羽收到10200元學費
7月28日,本報報道了贛榆女孩陳思羽的故事。父親在她1歲時因車禍致殘,二叔供她和哥哥上學。今年,她以625分考取華東師范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卻不想再讓二叔為自己8900元學費發愁。
報道刊發后,愛心如清泉般滋潤著贛榆女孩陳思羽的心田。12位愛心人士伸出援手,共同為她捐助10200元,瞬間解決了她的學費難題,讓這個品學兼優的困難學子能夠繼續追逐夢想。
這份愛心接力,彰顯了社會的溫度。在這個火熱的季節,愛心依舊火熱,善意從未停歇。“我也將更加努力,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將來也能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陳思羽發自內心地感激。
9月6日,東海女孩董玲即將報到。面對8000余元的開學費用,她和家人深感壓力。如果您愿意幫助這位勵志女孩成就夢想,請聯系本報助學熱線。
●董玲大一開學費用:8000元。
●助學熱線:13851291243(加微信請備注“助學“進助學微信群)。助學QQ群:157817222。
●報名條件:連云港籍2025級本科錄取新生(不含免學費專業);品學兼優、家庭困難學生(孤兒、建檔立卡子女、城鄉低保子女,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家庭子女優先)。
●報名方式:助學熱線報名;微信掃描二維碼報名。
●報名截止時間:2025年8月15日。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