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趙威娜 唐毓陽)盛夏時節,連云港海州大地田野間生機勃發。云臺農場的無人機穿梭作業,崗埠農場的機械轟鳴不息,新壩鎮的智能設備精準運行,寧海街道的服務團隊深入田間……海州區各地緊扣農時,以科技為筆、以服務為墨,在廣袤田疇間繪就出一幅夏管繁忙、豐收在望的圖景,為秋糧豐產筑牢堅實基礎。
數字技術引領夏管邁入“智能時代”
在新壩鎮,智慧農業的浪潮正深刻改變著傳統夏管模式。魏口村的5G+數字化智慧農場里,“四情”智能監測系統全天候運轉,土壤傳感器、無人機、蟲情測報燈與高清攝像頭聯動,織就“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江蘇海州農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大數據智能決策系統,田間墑情、病蟲害等情況實時可見,結合歷史數據與氣象預報,能提前干預風險,夏管效率顯著提升。
小蕩村蔬菜基地的智能溫室中,“指尖管理”成常態。傳感器采集土壤數據回傳云端,系統依作物生長模型算出“營養需求”,水肥一體化系統自動配肥,經滴灌管網精準送達根部。菜農感嘆:“手機操作即可自動澆水施肥,省水省肥又省心,效益還提高了。”
稻田上空,植保無人機按預設航線施藥,霧化藥劑均勻灑落。種植大戶許方法的300畝稻田,半天便完成飛防,藥錢節省兩成多。無人機不僅高效,還減少藥液漂移,保障了環境與作業人員安全。
無人機“飛防”守護玉米大豆生長
七月的云臺農場,萬余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區里,數架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旋翼轟鳴中,藥霧精準灑向作物。當前正值玉米“大喇叭口期”、大豆生長關鍵期,也是病蟲害高發期,農場搶抓晴好天氣,啟動“飛防”統防統治。
普山大隊4000余畝連片田塊,無人機滿載藥劑穿梭。大隊長王飛表示,作業前技術人員規劃航線,依據作物生長與病蟲害監測數據調配藥劑,既殺蟲防病又補營養,省藥省工還環保。“飛防”是農場踐行“藏糧于技”的縮影。完成后,農場將重點抓玉米水肥管理和大豆化控防徒長,科技管護鏈為作物穩產提質注入動能。
農機與農技結合提升夏管效能
崗埠農場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里,14臺專用植保機開展化除作業。大隊管理員李浩稱,此時機械化除關鍵,錯過則需人工,費時費工且效果差。農機總站工作人員到田頭保障,確保機器運轉不誤農時。
農業中心組織技術員分片掛鉤6個生產區,查看苗情并因田施策。農技員熊志強介紹,6臺搭載多光譜儀器的大疆智慧無人機,3天能完成6.4萬畝農田巡田,精準掌握作物長勢。接下來,農場將加大管理力度,分類抓肥水管理,落實防災減災等措施,兼顧夏管“量”與“質”,保秋糧高產穩產。
服務保障為夏種作物添動能
在寧海街道廣袤的田野上,27000畝夏種作物正煥發著蓬勃生機。18000畝水稻田碧波蕩漾,6000畝玉米挺拔茁壯,30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里,豆苗與玉米高低錯落、相映成趣,滿目蔥蘢的綠意繪就了一幅充滿希望的夏日農景。
今年夏種伊始,寧海街道聚焦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的資金與技術需求,整合資源組建“資金幫扶團”與“技術服務團”。“資金幫扶團”含寧海郵政支局、東方農商銀行等,“技術服務團”有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兩支隊伍深入田間,精準施策,為農業生產注入強勁動能。
從智能監測到無人機飛防,從機械作業到精準服務,海州區各地以科技與服務為夏管賦能,田野間的忙碌身影與智慧設備共同奏響豐收序曲,金秋的碩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