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曹瑩 司偉 李小龍 宋祥 張永喜)“櫻桃千萬枝,照耀如雪天。”春寒未盡,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厲莊鎮的櫻桃大棚已迎來盛花期。如云似雪的櫻桃花不僅妝點了早春田野,更承載著當地農戶的致富希望。通過智能大棚技術,這里的櫻桃實現錯峰上市,畝均收益達傳統種植的3倍。
櫻桃花開“春意濃”,大棚經濟“果香溢”
走進贛榆區厲莊鎮謝湖村櫻桃種植基地,一簇簇櫻桃花綴滿枝頭,種植戶們正忙著給櫻桃樹梳花授粉松土,據了解,通過智能控溫,大棚櫻桃樹比露天種植的櫻桃樹早兩個月開花,果實成熟期也同樣提前,五一前后大棚櫻桃就能上市,通常一斤能賣到60元左右。
高級農藝師宋忠黨表示,“謝湖大櫻桃2011年就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近年來我們重點推廣矮化密植、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控產提質,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作為江蘇省種植面積最大的甜櫻桃生產基地,當地政府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現已種植櫻桃8000畝,其中盛果期6000畝,輻射帶動周邊種植面積15,300畝,年產優質櫻桃超萬噸,年產值破億元。全鎮建成電商直播基地,通過冷鏈物流將櫻桃銷往北上廣深,帶動2000多農戶年均增收4萬元以上。
贛榆區厲莊鎮宣傳委員李小龍告訴記者,“我們將櫻桃產業納入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并組織農科院專家結對幫扶,常態化舉辦櫻桃種植技術培訓。今年園區大棚將實現數字化物聯網管理全覆蓋。”
櫻桃花開“美麗經濟”,大棚種出“甜蜜事業”。在科技賦能與政策護航下,該地區的櫻桃產業正朝著規模化、品牌化邁進,為鄉村振興寫下生動注腳。
滿棚蔬果“爭春忙”,采摘、短線游受熱捧
春寒料峭,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的溫室大棚卻暖意融融。紅彤彤的草莓、多彩的西紅柿,處處一片豐收的喜人場景。當地創新打造的溫室蔬菜大棚產業發展基地,激活了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開創了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采摘園內,一串串飽滿的、五彩斑斕的西紅柿在藤蔓上搖曳生姿。美麗的直播網紅正在直播介紹成熟果實的口感,大棚里一片生機盎然,果蔬飄香四溢。
在連云港市贛榆區青口鎮大朱旭村采摘園,看到標準化溫室蔬菜大棚映入眼簾,大棚里一派忙碌景象。村民們忙著授粉追肥,串串西紅柿掛滿枝頭,紅彤彤的草莓“躺平”在田壟間。游客們提著籃子,穿梭在壟間,親手采摘新鮮的草莓,感受田園樂趣。現場呈現出一幅鄉村產業振興的美麗畫卷,勾勒出“春忙豐收”的喜人場景。
市民宋冰冰說:“趁著周末帶著一家人過來體驗一下采摘樂趣,在這里拓寬了孩子的視野,了解到了農作物的生長歷程,同時也增加了親子感情。”
贛榆區青口鎮大朱旭村充分發揮優越地理位置優勢,占地面積50畝,以242省道為軸,將該地塊及242省道北側地塊發包給有經驗種植大戶。由于經營不善,后村集體與其家屬協商收回,并繼續投資建設溫室大棚,將南北兩側打造設施繼續開發農業采摘休閑一體的特色產業。
連云港贛榆區青口鎮大朱旭村黨總支書記楊波介紹時說:“我們大朱旭采摘園,由村集體經營,50畝高溫大棚種植了草莓、西紅柿等10多個高新品種,主要在節假日期間,供市民采摘體驗,我們還和黃海路小學合作,以研學形式為學生提供試驗田,目前,我們節日期間,采摘收入已超過16萬元,預計全年可達50萬元以上。”
連云港贛榆區青口鎮大朱旭村依托自身資源稟賦,依托采摘園發展農家庭院,把采摘、住宿、體驗為一體,全力推進特色種植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提檔升級,不斷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為農業增效、集體增收和村民個人收入增加走出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