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楊銳冰 張晶晶 通訊員 劉茜文 劉力瑋 何昊哲)一次性投料成功,最高成品轉化率超74%,多項指標位居國際領先水平……自11月21日嘉澳環保發布公告以來,位于連云港市灌云縣臨港產業區的嘉澳新能源持續產出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物航煤(SAF)。這是國內首條單線年產能50萬噸級生物航煤項目,明年將擴至100萬噸級,助力全球航空業碳減排。
廢棄油脂里煉出生物航煤給飛機“喂油”?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常見于餐館、食堂等場所的地溝油,經過回收再利用,成為源源不斷的生物質能源。這項技術在造福全球航空業的同時,也解決了百姓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
然而,將廢棄油脂轉化為生物質航空燃料并不容易。廢棄油脂里含氧量太高,直接影響煉化裝置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對設備、技術要求極為嚴苛。想要實現生物航煤規模化生產,更是困難重重,必須突破技術瓶頸。
“我們在廢棄油脂資源綜合利用上已經沉淀了20余年,擁有技術優勢。”連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健介紹,公司斥資1.1億元在連建設SAF實驗室,40人核心研發團隊夜以繼日研發。經過不懈努力,自主研發的廢棄油脂差異化預處理技術,結合世界500強企業霍尼韋爾UOP國際先進的高轉化率加氫工藝和二次污染物處理技術,實現廢棄油脂到中間油,再到生物質能源的三級跳躍。其間,國際、國內專利就申報了8項。
據悉,生物航煤項目總投資72億元,一期產能50萬噸/年,二期將擴至產能共100萬噸/年。通過原料預處理、加氫、制氫、硫磺回收等多個裝置,每年可消耗廢棄油脂100萬噸,年產可持續航空燃料約75萬噸。該項目填補了國內規模化量產可持續航空燃料空白,入選國家發改委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獲批2024年第三批節能降碳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
目前,嘉澳新能源與連云港市3家以及江浙、北京、河南等全國多家餐廚垃圾處置企業、廢棄油脂個體經營者長期戰略合作,已簽署的原料采購意向協議近100萬噸/年,原料供應充足。餐廚廢油也即俗稱的地溝油,逐步實現100%科學回收。
“廢棄油脂原料通過陸運槽罐車和內河碼頭船運至廠區內,通過一系列復雜工藝生產出生物航煤,再通過管道直接輸送至沿海碼頭,出口海內外。”何健說,“依托連云港國際樞紐港和灌云縣臨港產業區海河聯運優勢,我們已經收到來自歐洲和美日韓等諸多客戶的采購意向,滿足航空業日益增長的可持續燃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