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王紀元)以前,農藥使用后,瓶子常被隨手一丟,田間地頭不時可見各類廢棄農藥瓶。現在,農藥包裝廢棄物“有家可歸”了。近年來,連云港市建起了智能化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目前,全市6只農藥包裝廢棄物智能回收箱已分布到海州區、贛榆區各涉農村鎮并投入使用。
為加快解決農業農村突出環境問題,強化農業面源污染管控,從源頭上有效解決農藥包裝廢棄物和廢舊農膜造成的污染,科學構建“回收網絡化、服務便利化、利用高效化、智慧數字化、監管自動化”全鏈條回收利用體系,連云港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依托省級項目資金,在市區范圍內建設6家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示范點,在示范點創新啟動“農藥包裝廢棄物智能回收箱”回收體系,將互聯網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緊密結合,探索出一條數字化回收處理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好辦法。
日前,位于海州區新壩鎮的源之匯農資經營部,嶄新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智能回收箱成了大家的關注焦點,經營部負責人許夢奇給大家介紹使用方法。農藥包裝廢棄物智能回收箱,內設數字化回收臺賬和全方位監控一體平臺,采用“互聯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模式,具有有償回收、操作便捷、24小時開放、智能稱重等優點。使用者只需掃碼開箱,把可回收物品放入下方投遞口,智能顯示屏上就會出現相應的積分。在回收系統的后臺,記錄著廢品回收的品類、數量、地點分布及流向和資源化利用等信息,整個過程可被“連云港市農廢回收智能回收管理平臺”記錄下來。
“農藥包裝廢棄物智能回收箱實行專人管理、定期回收,數字化服務平臺做到了智慧便捷、公平普惠、全程可溯,為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創造了有利條件。”連云港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6只農藥包裝廢棄物智能回收箱已分布到海州區、贛榆區各涉農村鎮并投入使用,“互聯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模式以鼓勵、引導的方式來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促使廣大農民群眾主動參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讓農藥使用者逐步形成回收習慣、增強回收意識,為加快解決農業農村突出環境問題、強化農業面源污染管控、建設美麗鄉村探索了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