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王從帥)昨日,筆者從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市PM2.5濃度3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PM2.5濃度有4個月達歷史最優水平;空氣優良率79%,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臭氧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濃度為1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2%,絕對值和改善幅度均排名省內第一。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劉海軍介紹,今年以來,連云港市日常檢查抓常態問題、專項行動抓突出矛盾,積極推進源頭替代、管好末端治理、加強全流程污染監管,大氣環境整治效果顯著,連云港市民享受的“深呼吸”天數不斷增多。
三會三案夯實大氣環境整治制度建設。昨日,天氣晴好,紫外線強,氣象條件有利于臭氧生成。當臭氧濃度超過一定限值,就將造成灰疆和光化學煙霧等污染,影響正常生產與生活。贛榆生態環境局局長潘運學介紹,為了防患臭氧,他們組織力量加大VOCs、氮氧化物排放企業執法檢查頻次和力度,重點檢查無組織排放、廢氣收集治理設施運行等情況。對存在明顯問題的企業,督促企業按照防治相關要求采取措施,最短時間實現污染物總量削減。贛榆區的這些舉措是連云港市夯實大環境整治制度建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連云港市先后召開大氣環境質量“首季爭優”沖刺暨年度重點工作推進會、全市散煤治理工作專題推進會、二季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暨“春夏攻堅”推進會,把目標放在眼里、把問題擺在桌上、把方法攥在手里、把措施落到實處。印發實施《連云港市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明確各縣區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減排目標,每旬調度工作進展;印發實施“首季爭優”“春夏攻堅”專項行動方案,分解年度目標,進一步細化各項任務時間節點。各縣區主要負責人深入到基層一線,查看大氣環境整治弱點和短板,切實夯實生態環境責任擔當。
創新管控和細致管控相結合。近日,連云港市發布了6月1日至6月30日市區(含贛榆區)“點位長”履職評定排名情況。這是今年以來,連云港市第六次發布點位長履職情況。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連云港市進一步完善鄉鎮街道空氣質量排名及考核辦法,每月開展鎮街級點位長履職評定工作。市大氣辦通過直通“點位長”的形式報送11份空氣質量報告給各大氣監測點點位長。各點位長高度重視空氣環境質量各項工作,多次深入一線督查涉氣突出環境問題,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效落實。對于相關街道“點位長”履職不力情況,還將不定期召開相關的約談會,要求其限期整改。
今年以來,連云港市不僅在創新政策上下功夫,確保大氣整治落到實處,還進一步夯實各單位聯防聯控機制,工信、公安、住建、城管等單位齊發力、全動員、同聯動,保持大氣污染防治各領域工作力度不松懈,攜手大步走,齊抓共管一盤棋。與此同時,環保部門實施“白加黑”巡查、“5+2”監督常態化等舉措,確保大氣環境整治舉措落實、全力提質增效。環境執法敢于亮劍,上半年共下達處罰決定書253件,處罰金額4071.31萬元,積極開展大氣污染因子協同管控、打擊廢水偷排直排環境違法行為等專項執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