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樂在安民,樂在參與,樂在愛心”,正如社區的服務宗旨,作為一名社區老黨員,能讓居民安居,能讓社區發展,就是他最大的快樂。
他叫唐立華,是一名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云臺農場人,今年63歲,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云臺農場宏業居委會居民組長及黨小組長。一直以來,云臺淳樸的鄉情和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深深影響和感染著他。“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道出了鄰里和睦、社區和諧的重要性。而鄰里和睦、社區和諧更需要每個居民的默默奉獻,多年來的云臺企業文化熏陶也讓他萌生了要為生他養他的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做些有益事情的想法。
唐立華同志是一名老黨員,他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雖然離職了,但總是割舍不下對社區的那份情意。工作期間,他時刻牢記黨的宗旨,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能帶頭執行農場、社區的各項方針、政策,并把場黨委重要思想和政策精神在居民中廣泛宣傳、貫徹;工作中他以“做事先做人,萬事勤為先”的行為準則,以他是一名共產黨員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為已任,凡事想在前,做在前,誠實守信,勤奮好學,工作中能做到心系群眾、助人為樂,積極認真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受到了干部居民的一致好評。
在近幾年秸桿禁燒工作中,他帶頭響應農場、社區禁燒秸桿號召,積極協助居委會加強對轄區秸桿禁燒宣傳工作,利用張貼標語,橫幅等形式,挨家挨戶上門通知,做好群眾思想工作,爭取到群眾的理解和配合,讓群眾了解秸焚燒工作的重要性和農場、社區工作的決心。同時還掌握了解各戶零星地的畝數、田塊位置和處理秸桿的意向,每天按時按點值班巡查,爭取實現農場“田間不冒煙,地頭不著一把火”的目標。
一直以來他還熱心幫助有需要的居民。誰家自來水或太陽能水沒關,他會主動打電話通知他們,或者順帶把自來水閘關起來;誰家孩子不舒服、老人行動不便,或是誰家有孤寡老人、低保貧困戶,誰家有重病號,他一一把情況記在小本子上隨身帶著,居民隨時有困難隨時相幫。
不僅如此,他還做義務巡邏員,并積極宣傳和組織一些成員,幫助居民看門望鎖,有次他沒事在居民點巡視,發現兩名可疑青年,行為神秘,在一戶居民門前徘徊。他過去一看,原來這戶居民出門忘了上鎖,于是他就問那兩個青年找誰?有什么事嗎?兩青年說沒事閑逛,他立馬說,我是這個組的居民組長,我怎么從來沒見過你們兩個,我在這呆了好幾十年了,他家人有事出去了,你如果有事就跟我說,沒事就別在這逗留,聽這么一說,兩小青年灰溜溜地跑了,事后找了那家人了解了情況,是自己大意忘了上鎖,幸虧,要不真給盜賊可乘之機,這戶居民對他感激不盡。因此,他的小組盜竊案件甚少。還有一次,居民王老爹因患腦血栓和老年性癡呆病走失,兒女當時不在家,他得知情況后,主動騎電瓶車到菜市場、職工休閑文化廣場等處幫助尋找,最終找到,并把王老爹安全送回家同。同時,他還對一些垃圾點、公共廁所等積極巡查,發現問題立即和居委會的人溝通,予以解決,并積極帶頭向居民倡導綠色環保概念,號召大家從我做起。在他的帶動下,居民的配合下,大家為自己營造了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居民都親切地說,有了這樣的看家人,我們是出門放心,在家舒心!
這些年來從事居委會居民組長的工作,也讓他養成了“愛管閑事”的習慣,只要一有空他就喜歡到居民群眾家中了解情況。鄰里之間發生矛盾,他會及時趕到,不厭其煩地勸說;對有意損壞公共設施的行為,他總是直言不諱,嚴肅批評指正,為此還得罪了不少人,家里人也多有抱怨。近兩年,有多次他發現神州武校的學生經常爬出學校院墻出來偷自行車的不良行為,他便及時向居委會匯報情況,并與校方領導取得聯系,校方得知這一情況之后表示,一定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惡習,堅決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唐立華同志的事跡還有很多很多,他的所作所為是社區所有人學習的榜樣。這真是“官不在大,只要為百姓真心實意辦實事,百姓就從心眼里擁護你;事不在驚天動地,只要辦在老百姓心坎上,百姓就從心眼里贊頌你!”每逢百姓夸他時,他只是笑著說:“只要大家生活好了,心情好了,那我也是最幸福的,最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