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丁飛,是一個身殘志不殘的致富能人。剛出生八個月的他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從此再也無法站立,現在靠假肢行走。丁飛的致富路較常人更為艱辛,他現在擁有規模不小的羊毛衫廠,又在縣城開了一家大的糖業煙酒總匯,所有員工都是殘疾人。致了富,丁飛沒有忘本,始終牢記著要回報社會,堅持10年關愛敬老院孤寡老人,光給老人過節就花去十幾萬元。
“過節了,丁飛又給我們送禮來了。”東海縣駝峰鄉敬老院里一片歡聲笑語,這是2012年中秋節的當天上午,老人們相互傳遞著這一喜訊,臉上笑開了花。
送禮來的好心人叫丁飛,他給老人送來了月餅、蘋果、酒等滿滿一車,丁飛是一個身殘志不殘的致富能人。剛出生八個月的他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從此再也無法站立,現在靠假肢行走。
“我是殘疾人,這是沒法改變的事實,但別人是人,我也是人,別人能做到的,我一樣可以。”秉著這個信念,丁飛踏上了較常人更為艱辛的致富路。“我從小患小兒麻痹癥致右腿殘疾,初中畢業后,先后開過網吧,開過小賣店,生意都不景氣。”2008年春,他和別人合伙創辦皮鞋廠,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賠了近50萬元,當時的他差點跳樓。2009年,他又籌措資金50萬元在東海縣城創辦羊毛衫廠,成立之初,吃過不少苦頭,資金短缺、人脈不夠、公司知名度不大,運作很困難。為了節約開支,縫紉機壞了自己修,剪刀不鋒利了自己磨,自己拄著拐杖、騎著殘疾人三輪車挨家挨戶跑業務。朋友看在眼里,很擔心他的未來,曾多次勸他放棄,但是他硬是堅持了下來,而且一干就是三年。他為了幫助更多像他這樣的殘疾人,特地招聘了15名殘疾人在車間做裁剪,工資收入能達到1500-2000元,解決了殘疾人就業難的困惑。在丁飛的執著和拼搏下,現在羊毛衫廠已頗具規模,他還在縣城開了一家大的糖業煙酒總匯,所有員工都是殘疾人。
致了富,丁飛沒有忘本,始終牢記著要回報社會,回報那些曾給自己幫助的人。2002年的一天,丁飛去駝峰敬老院拜訪在那里工作的朋友,恰巧看到前來捐獻物資的愛心人士,東西雖然不多,但老人們非常開心,這一幕深深觸動了在場的丁飛,老人們幸福的笑容在丁飛的腦海里久久揮之不去,他在想,他也應該加入到奉獻愛心的隊伍中來,為更多的孤寡老人帶來微笑、送去溫暖。回家之后,他就和妻子說起這件事,妻子非常認同丁飛的做法,剛好沒幾天就是中秋節了,兩人帶著上千元的物資送到了老人們手中。之后的每年春節、中秋兩節,丁飛都會去鄉敬老院看望老人,與老人們拉家常,和老人一起過節。“每年兩次去鄉敬老院,久而久之就習慣了,即便自己不景氣的時候,我還是堅持去,不去心里反而不舒服。”丁飛說。十年里,光給老人過節就花去十幾萬元。
“我能自食其力,原因是黨委、政府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現在我致富了,也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年年來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已成了習慣,他們都是無兒無女的人啊。”丁飛用他的一條獨腿撐起了致富的一片藍天,用他樸實無華的行動書寫了樂于助人、大愛無聲的美麗篇章。 (編輯:王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