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在灌云縣四隊鎮,當人們提起徐霞飛先后收養了三個孤兒的事,都打心眼里敬佩,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愛心人物。三個各遭不幸的孩子,雖然沒有血緣關系,卻和徐霞飛一家四口緊密地連成了一個“家”。
徐霞飛今年39歲,家住本縣四隊鎮三溝村,他是一個有膽有識,永不言敗的人,15歲那年,因家庭貧困初中還沒讀完就輟學回家,走上社會后,便踏上了艱辛的創業路,他曾經打過工、開過飯店、擺過干鮮攤,這里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酸楚。直到1995年,徐霞飛才找到了得心應手的行業,做起了經營蛋糕生意,由于他善經營、會管理,蛋糕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已在圩豐、辛高圩等鄰近好幾個鄉鎮開了幾家連鎖店,生意做得紅紅火火。2010年,又在新浦開了一家霞飛禮儀、煙火策劃有限公司。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徐霞飛富了之后,他打心底里感謝黨的好政策,并承諾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回報社會、回報家鄉。2008年,四川發生大地震,徐霞飛第一個捐款10000元,同年春節期間,他又主動捐款2000元慰問鎮敬老院老人。2010年捐助連云港市孤兒院四千元,2011年5月20日助殘日為連云港市聾啞學校捐助八千元,2011年連云港市首屆書畫義賣站捐助一萬兩千元,今年春節期間,他到一個同學家拜訪,聽說村里有一位叫周緒花的村民30年精心照顧患精神病丈夫的事情,徐霞飛親自前往看望,并送上500元錢,當時這件事在當地引起很大反響。
近年來,他又先后收養三個各遭不幸的孤兒。談起收養孩子的原因,他只有平淡的一句話:“我從小家里也很窮,如今生活好了,理應有一顆愛心,看到孩子可憐,就讓他們到我家來了。”今年18歲的耿金鳳就是在偶然的情況下收養的。2008年的一天晚上,徐霞飛看到耿金鳳在路邊哭泣,就問她為什么不回家,孩子回答說爸爸讓她出來打工掙錢。原來,她的家在偏遠農村,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全家人的生活都靠父親一人微薄的收入。無奈之下,父親讓女兒到鎮子里來打工。孩子第一次離家,感到很無助,就蹲在路邊哭了起來。第二天,徐霞飛就主動找到孩子的父親,把孩子領養了過來。現在,徐霞飛已經收養了3個孩子,分別是17歲的許蘭蘭,18歲的耿金鳳和21歲的王真。這樣,加上徐霞飛夫婦自己的兩個孩子,他們現在一共有5個孩子。
這3個孩子剛到家里來的時候,既沒有血緣關系,又不熟悉,如何避免摩擦,給他們一個嶄新的生活,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徐霞飛說,這些孩子都跟我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平常難免發生一些小摩擦。在發生摩擦的時候,我會當著他們的面首先責備自己的孩子。有一次,徐霞飛的親生女兒徐靜思和許蘭蘭出去玩,很晚也沒有回家,家里人找了很久都沒找到。等她們回家后,當著許蘭蘭的面,徐霞飛狠狠地責備了徐靜思,而對許蘭蘭卻什么也沒說。可就是這個小小的照顧,卻讓敏感的許蘭蘭覺得自己是外人,她的心里一時想不開,甚至想到了要離開這個家。但是慢慢的,許蘭蘭和其他兩個孩子都理解了徐霞飛的良苦用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大家庭。每逢星期天或者節假日,徐霞飛不管工作怎么忙,總要把孩子帶到縣城超市去買些衣服和好吃的,盡可能讓孩子過的開心,為了讓孩子將來有個出路,還精心給他們傳授制作蛋糕的手藝,他說:“我要讓他們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成長,學一門手藝,有一條出路”。現在,孩子們把徐霞飛夫婦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親切地稱呼他們為“爸爸媽媽”。這份超越血緣的愛,已經感動了當地的鄉親們。、這一切,鄰居們都看在眼里。一位鄰居告訴筆者,徐霞飛夫妻倆對孩子真像對待親生子女一樣,確實了不起。徐霞飛解釋說,自己小的時候,家庭非常貧困,初中都沒讀完就走上了社會。現在,生活好了起來,但他沒有忘記過去艱苦的歲月,也沒有忘記曾經有很多人幫助過自己,一直想回報社會。現在孩子們都叫自己“爸爸”,為了這一聲“爸爸”,自己就一定要對得起孩子。在采訪中,徐霞飛還這樣承諾說:“既然已經收養了這三個孤兒,不僅要有一顆愛心,更多的是要有一份責任,我發誓,不管花費多少精力和財力,都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人”。
市、縣新聞媒體曾經對他多次進行報道,2007年連云港市蒼梧晚報“徐霞飛的創業路”、2007年連云港市港城“365五個孩子一個爸”、2008年連云港蒼梧晚報“五個孩子一個爸”、2009年連云港市日報“連云港徐霞飛五個孩子一個爸”、2009年連云港市傳媒網“連云港的徐霞飛”、2009年灌云電視臺看點欄目“相親相愛一家人”、2011年連云港市廣播電視報“一家五娃四個性”。近幾年,他也獲得了許多榮譽,2007年和2009年連云港市“十星級文明戶”、2008年“十佳文明戶”、2010年灌云縣“十大道德模范”、2010年連云港“十佳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候選人”、2011年連云港市“十佳誠實守信個人稱號”、2011年連云港市“消費者滿意單位”。 (編輯:王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