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進文 通訊員 葛慧 李琦)近日,蘇皖魯豫省際交界地區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在河南商丘召開,四省十市攜手簽訂遠程異地評標協同高質量發展協議。連云港參會并簽約。此舉既是我市響應國家戰略、突破行政區劃“小格局”的關鍵實踐,更以跨區域協同的務實舉措,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注入強勁的“連云港動能”。
“作為‘一帶一路’交匯點、新亞歐大陸橋東端起點,我市始終致力于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市數據局副局長孔慶儉介紹,早在2018年4月,我市就與安徽省合肥市合作完成了江蘇省首例跨省遠程異地評標項目,開創了全省先河。
推進遠程異地評標并非一蹴而就。回憶起早期的探索,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絡信息科科長董斌感慨良多:“當時面臨著技術標準不一、系統對接復雜、專家身份互認等多重困難,但我們堅信這是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我市以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為目標,持續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創新。在制度層面,我市定期開展公共資源交易制度規則清理,消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形成了統一公開的制度規則目錄。在技術層面,去年9月27日,我市在全國率先實現移動數字證書(CA)在全國范圍內的兼容互認,今年又進一步擴充移動數字證書互認范圍,實現了移動數字證書與實體KEY雙軌并行。
“通過這些技術創新,我們建立了全流程可信的交易環境。”董斌表示,“從專家身份認證到電子簽章,從開標到評標,每個環節都做到了身份可信、操作可溯。”
自2018年實現突破以來,我市在遠程異地評標領域的“朋友圈”不斷拓展:2023年部署長三角一體化遠程協調系統,常態化開展與長三角城市的遠程異地評標;今年與陜西漢中簽約合作,并對接河南商丘,共同推進蘇皖魯豫省際交界地區遠程異地評標協同發展。
這些探索的成效正在逐步顯現。遠程異地評標不僅實現了異地專家和場地資源的共享,有效破解了“熟人評審”難題,更為推動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招標投標市場,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治理理念的創新。”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錢永志表示,“我們將以此次協議簽訂為新起點,繼續深化與兄弟城市在遠程異地評標、CA全國互認、信用信息互查互用等領域的合作,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貢獻更多‘連云港實踐’。”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