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黎一 黃新雨)午后東鹽河畔,一根根海棠枝條隨風擺動,市民李紅星舉起手機,精心調整著拍攝的角度,只為捕捉到海棠枝葉舒展的曼妙瞬間……這個在公園鍛煉途中的“順手”之作,很快被他配上音樂和簡單的文字介紹發布到了個人社交平臺上。退休后到公園鍛煉是李紅星每天雷打不動的習慣,而邊鍛煉邊拍攝植物視頻已有四年多的時間。200多條短視頻,不僅向廣大網友科普了植物知識,更成了“十四五”以來美麗港城建設的生動寫照。
退休后,李紅星從東海老家來到海州區跟兒子一家同住。和許多同齡人一樣,李紅星上午陪著老伴做飯、接送孫子,下午就在家附近的公園里鍛煉身體。“一開始是蒼梧綠園、郁洲公園,因為幾乎每天都要去,時間久了對周圍的環境非常熟悉。偶然一次,我發現很多再熟悉不過的花草卻根本叫不出名字。”李紅星說,四年多前,他萌生了一個念頭:“好看的風景就在眼前,卻像‘熟悉的陌生人’,我要拿手機拍下來回去一一認識。”

這種“熟悉的陌生感”讓他從好奇到專注,從隨手拍到系統記錄。起初,他只是拍下不認識的植物,回家上網查詢資料,在筆記本里工整記錄植物的名稱、科屬和特性。漸漸地,這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驚喜地發現可逛、可拍的公園越來越多。“我算了一下,差不多走個十分鐘就有一個口袋公園。關鍵它們特色還不一樣,有些公園健身設施多,有些公園的植物品種特別豐富。”李紅星說,現在每天逛的可不光蒼梧綠園、郁洲公園了,有時候半天能逛上五六個公園。
公園數量增多、植物的輪番上新也為李紅星拍攝視頻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素材。“剛開始拍的時候,偶爾看到海棠花就會感到很驚喜,現在不一樣了,公園里、道路兩邊海棠花品種已經非常多了,像是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木瓜海棠等,有時候我還會挑選著去不同的公園拍。”李紅星自豪地向我們介紹著,為了拍好海棠花他曾一天跑四個不同的公園取景,忙得不亦樂乎,卻也樂在其中。
最近,李紅星又在精心打磨自己一年一度的蒼梧綠園銀杏大片。在他看來,除了收集整理植物資料外,拍攝技巧也很重要,金黃的銀杏怎么拍好看、搭配哪種音樂詩詞更能表現出它的特色等都很關鍵。事實上,李紅星的每條視頻從拍攝、制作再到發布短則半天,多則2到3天。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態度和匠心打磨,李紅星創作的每條視頻作品點贊量都是600個起步,其中最高一條閱讀瀏覽量達8.7萬人次。四年多來,這個賬號已經吸粉3000多人,李紅星也成了名副其實的植物科普“網紅”。
如今,李紅星的短視頻不僅成為網友們認識城市綠意的窗口,也成了城市綠化變遷的生動見證。很多人退休后喜歡種花養草,而李紅星則用手機拍攝發布短視頻,與花草植物成了另一種形式上的朋友,也讓自己的退休生活開出了一片繁花。這片開在港城大地上的繁花也與我們身邊美麗的公園、健身廣場、林蔭大道等相映成趣,共同構成了我們美麗的港城。而李紅星幸福的退休生活也是我們打造宜居宜業之城的題中之義。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