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文 柳九陽 孟穎)近日,味之生食品添加劑項目負責人李建軍手持施工許可證,難掩喜悅:“從項目備案到施工許可不到20天,全程代辦不用我們跑腿!”這正是灌南縣數據局開展“問需于企·精準服務”大走訪活動的生動縮影。該縣數據局通過構建“主動下沉、精準對接、閉環解決”的服務體系,正將“服務有溫度、辦事有速度” 的承諾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動能。
在灌南縣數據局,“全流程代辦”機制已成為重點項目落地的“加速器”。今年以來,他們為味之生食品、戎洲芯科技等多家重點項目提供從注冊登記、用地預審、規劃許可等“一站式”服務,平均審批時限縮短60%,實現了“企業跑”向“政府跑”的轉變。這種服務模式不僅節省了企業的時間成本,更讓企業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生產經營中。
“企業在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灌南縣數據局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承璞介紹,針對灌南“2+3+7”兩區多園產業布局,構建起“中心—鎮(園區)—部門”三級聯動體系,6名專職幫辦員分片包干,確保每個重大項目都有“專屬管家”。目前,服務觸角已延伸至化工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重點區域,累計走訪企業23次,收集并解決訴求建議5條,實現服務與需求的精準對接。
在沿海產業中小企業園,合田科技企業負責人孫夏對“下沉式”服務贊不絕口:“從立項到施工許可‘五證聯發’,工作人員全程盯進度、改材料,讓我們‘足不出園’就能辦結所有手續。”如今,這樣的“貼身服務”已覆蓋全縣80%以上的鎮工業集中區企業,成為破解基層企業辦事難題的“金鑰匙”。
服務沉下去的同時,審批效率也在不斷提升。筆者了解到,灌南縣創新推出“受理—交辦—承辦—督辦—辦結—反饋—評價”七步閉環機制,通過部門并聯審批系統,讓企業無需跨部門流轉材料,審批事項平均辦理時限壓縮至3.5個工作日。而“辦不成事”聯席會商機制更是直擊痛點,今年已成功化解土地、不動產權等歷史遺留問題9件,企業滿意度高達99.6%。
在“一企來辦”服務平臺上,李集開發區普洛杰羅負責人Jhon體驗了政策兌現的“加速度”:“系統自動匹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補貼直接到賬,不用手動申請。”該平臺整合了稅收優惠、補貼扶持等實時政策,實現符合條件的涉企補貼“免申即享”,讓惠企政策從“紙上”落到“賬上”。
?“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大局。”灌南縣數據局局長吳續富表示,下一步,將深化與各部門聯動,通過企業精準畫像、銀企對接會、產銷對接會等舉措,形成惠企助企合力,力爭將“灌南服務”打造成區域競爭的核心標識,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