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贛榆區墩尚鎮不斷激發黨員干部群眾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加大移風易俗宣傳教育力度,創新移風易俗工作方式方法,實現了移風易俗從“村里事”變成“家里事”,從“要我參與”變成“我要參與”,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抵制“高價彩禮”、薄養厚葬,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會風尚。
文藝創新 營造濃厚宣傳氛圍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陣地,以各村百姓大舞臺為宣傳平臺,指導各村組織有藝術特長的村民成立藝術團、表演隊,深入挖掘墩尚地方文化特色資源,創作編排一大批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注入移風易俗元素,先后創作了花棍舞《移風易俗譜新篇》、民間小調《唱唱墩尚新風尚》、朗誦《鄉規民約》四字經等作品,這些作品用深入淺出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為移風易俗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定期到各村開展移風易俗專場文藝演出,把婚喪嫁娶文明簡辦、拒絕高價彩禮、孝老愛親等文明行為用文藝演出的方式傳遞給村民,將健康婚戀觀、厚養薄葬、杜絕紅白事大操大辦等移風易俗觀念送到村民身邊,讓村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著文明新風。截至目前,共創作、編排節目16個,涉及民間小調、快板、舞蹈、小合唱、詩朗誦等表演形式,先后在12個村演出14場,惠及群眾達7000余人次。
紅娘牽線 引導移風易俗入心
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墩尚鎮創新婚戀模式,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先后自發成立了29支“公益紅娘”隊伍,由村干部、知心姐姐、志愿者等組成。這些“公益紅娘”活躍在集市鄉間,走村入戶宣傳新型婚戀觀,幫助未婚男女牽線搭橋,免費主持婚禮,宣傳移風易俗政策,引領婚事新辦,樹立社會文明新風,勸導村民杜絕“高價彩禮”、紅白事大操大辦等,他們用行動證明了“紅娘”的價值和意義,用愛心和耐心點燃未婚村民的希望。完善“公益紅娘”章程制度并細化落實措施,進一步規范全鎮“公益紅娘”隊伍,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落實落細,讓新型婚育文化走進千家萬戶。目前,“公益紅娘”隊伍已經成為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的重要力量,他們每到一處主動宣傳移風易俗,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宣傳手冊、開展移風易俗宣講活動,引導村民轉變講排場、比闊氣、大操大辦等錯誤觀念,倡導“零彩禮”“低彩禮”等婚嫁新風,讓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搭建平臺 激發典型引領活力
依托鵲橋會平臺,采取線上線下模式開展公益相親活動,架起未婚村民的交友鵲橋,降低村民經濟負擔。線下,墩尚鎮搭建“‘墩’情厚意·良緣相遇”鵲橋會平臺,讓單身男女上臺展示自我,勇于邁出交友的第一步,由公益紅娘進行現場牽線搭橋,并普及抵制高額彩禮的婚戀觀,讓婚戀回歸愛情本身,提高群眾的交友率。活動現場配備相親走廊,設置緣分墻,分出男生區和女生區,展示單身男女的個人信息和擇偶要求,并按照年齡段、職業以及擇偶標準等進行分區,參與者通過逛長廊、查看緣分墻尋找合適對象,逐漸形成“了解意向——精準匹配——文明宣傳——牽手成功”的一體化服務模式。線上,通過“墩尚鎮鵲橋會”微信交友群,充分發揮“公益紅娘”橋梁紐帶作用,為廣大村民推送信得過、靠得住的相親信息,確保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單身男女利用閑暇時間挑選心儀人選,不斷增進了解,有效解決單身男女交友難問題。(龍茜)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