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用在灌云學子范子豪身上并不為過。
20多年前,爺爺因火災去世,留下孤苦伶仃的奶奶;10年前,父親因一次醫療事故,誘發嚴重糖尿病,喪失勞動能力;妹妹先天性腦癱,只能一輩子臥床……全家老小,僅靠母親一人在南方打工掙錢。
畢業于南師大灌云附中的范子豪,并沒有被苦難生活壓倒。今年高考,他以452分的成績,被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錄取。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畫家,既擁有詩和遠方,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里的日子好起來。
家庭接連遭遇變故
僅靠母親一人打工度日
范子豪的家位于灌云縣伊山鎮山前村,一處半山腰上。
?頂著烈日,我們沿著一條小路,穿過半米高的雜草叢和莊稼地,終于見到一處老舊的房子。走進院子,一所低矮的石頭房子映入眼簾,許是雨水的沖刷,房頂的灰瓦有些雜亂,有種給人一種滄桑感。
此時,只有奶奶陳守秀在家照看腦癱孫女。
“孫子和他爸出去拿藥了。”奶奶說,因為嚴重的糖尿病,范子豪的爸爸范以高一天要打四次胰島素,有時還會暈倒,根本沒有勞動能力。范子豪的妹妹先天性腦癱,沒有自理能力,整日癱臥在床,由奶奶照顧。
20多年前,范子豪的爺爺因意外引發火災去世。如今,在陳守秀的胳膊和臉上,還隱約可見燒傷的痕跡。
“我現在也沒法干重活,主要就是在家照顧孫女。但我不想給孩子們增加負擔,平時如果得空,我就會撿撿破爛。最近腿部被車子碰傷,也無法干重活。”陳守秀喃喃道。
面對這樣的家庭困境,陳守秀的兒媳婦,也就是范子豪的媽媽,艱難扛起了養家的重擔———通過在南方打工,賺取微薄收入,但家庭仍入不敷出,生活陷入困境。
正聊著,爸爸范以高開門進來了———這位黑黑瘦瘦的漢子,穿著一身紅黑相間的工服。被病痛折磨的他,頭發稀疏,胡子花白,但一問年齡,記者吃了一驚———他竟然是1983年出生的。
“10年前,我身體還好好的,在一家鞋廠做工。一次意外工傷,我的一個拇指被機器截掉了,被鑒定為十級傷殘。在醫院治療時,醫生用藥過度,引起我的糖代謝紊亂,造成了酸中毒,因此患上了糖尿病。”范以高說。
當年,因為是私了,對方僅僅賠付了兩三萬元,便撇清了責任,使他們一家從此陷入困境。
陽光少年不忘“畫家夢” 努力奔向目標
雖然家庭困苦,范子豪卻是這個家的暖色。他陽光樂觀,面容清秀,積極奮斗勇敢追夢。
“因為我喜歡畫畫,所以高中我選擇做一名美術生。”剛到家,范子豪就從臥室里拿出自己畫的素描。
初中時,二叔從外面買來一些裝飾畫掛在家里,范子豪看到后很喜歡就開始畫起來,從此越來越喜歡畫畫。
他素描作品上的人物,或站或坐,或不茍言笑,或面露微笑,頗為生動形象,展現了扎實的繪畫功底。
所謂“興趣就是老師”,因為熱愛,激發了他的繪畫天賦,全身心投入其中,進步很快。此外,他還擅長田徑運動,曾多次獲得校級田徑長跑比賽第一名,可謂“文武雙全”。采訪過程中,他還做了俯臥撐給我們看。
當然,他能夠揮灑天性,展現自己的特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人的支持,他最感激的是自己的媽媽。
“家里都是靠低保度日,政府和學校為我申領助學金并減免學費。此外,我所有的上學開支,幾乎都是媽媽一個人掙來的。”范子豪說道,“媽媽對我特別好,高考前夕,還專門從外地請假回來陪我,讓我能夠安心備考。”
范子豪告訴記者,其實他最想留在江蘇上學,這樣離家近一些。無奈,分數不太理想,只能遠赴他鄉。
懂事的范子豪,已開始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為了盡早考過大學英語四級,暑假期間,他一直在學英語。“到了大學,我會一邊上學,一邊打工,努力掙夠自己的學費,為家里減輕負擔的同時,也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當天,市青企聯一行人和我們一起來到范子豪家,送上了愛心慰問品。9月18日,范子豪就要去大學報到,面對大約21798元的巨額學雜費用,一家人一籌莫展。目前,記者得知范子豪已申請了助學貸款,但還是有1萬元的缺口。如果你想幫助這個陽光開朗、多才多藝的少年,請和本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系。(記者 楊銳冰 張晨晨/文 牟進勇/圖 通訊員 卞小敏 夏興儉)
總值班: 吳弋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