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健康碼和行程卡,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乘坐公交的必需步驟。但是很多老人,沒有智能手機或者不會操作,出示健康碼、行程卡就被難住了。為解決這一問題,市區公交對刷卡乘車系統進行優化升級,推行卡碼融合,老人只需刷公交卡,系統就能自動查驗健康碼等信息,實現“無障礙”乘車。
操作智能手機對年輕人來說非常簡單,對高齡老人來說卻“難于上青天”,乘坐公交車需要驗證健康碼和行程卡等信息,讓不少老人為了難。另外一方面,如果查驗高齡老人“兩碼”耽誤的過程較長,也影響了公交運行效率,增加了駕駛員負擔,甚至會引發司乘之間的一些矛盾。
116路公交經過市區多所醫院、學校以及多個老舊小區,平時乘坐這趟車的乘客中老年人比較多。市交通控股集團權屬公交集團116路公交駕駛員劉長洋對實行卡碼融合前后的變化感受頗深。他說:“卡碼融合之前,不少老人因為出示不了健康碼不能乘車,有老人無奈之下將健康碼打印出來隨身帶著,上車出示,有的站點老年乘客較多,甚至要停留10多分鐘,造成公交晚點,現在則完全不用擔心這些問題了,只要刷一下公交卡,各種信息駕駛員就可以看到,對乘客和駕駛員來說都非常高效、便利。”
卡碼融合是落實當前疫情常態化防控和便利人民群眾出行的重要舉措。據了解,所謂卡碼融合,指的是在多種公交卡系統內增加特定實名制持卡人群健康碼查驗功能,這些卡包括老年免費卡、老年優惠卡、愛心卡、學生卡、優撫卡等。乘客乘車刷卡時,系統將自動核驗持卡人的“健康碼”等狀態,“健康碼”等狀態異常的乘客,收費機將提示“禁止使用”語音。乘客需主動向駕駛員出示“健康碼”等信息,再次進行核驗,“健康碼”等如顯示為異常狀態則不得乘車。
市交通控股集團權屬公交集團工作人員告訴筆者,2021年10月29日至2022年4月25日,卡碼融合的刷卡次數已經達到410.74萬,僅今年疫情之后市區公交復班后的3月29日至4月26日,卡碼融合刷卡已達到36萬多人次,日均1.3萬人次,刷卡乘客中老年人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可以說,卡碼融合為老人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提升了老人乘車的體驗感和幸福感,同時,也規范了乘車秩序,減輕了一線公交車駕駛員的勞動強度,確保安全運營,提升了公交的運行效率。(記者 黃威 通訊員 盧楊)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