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市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未來我市最低溫度將下降9℃左右,12月13日早晨的最低氣溫可達-4℃。為了御寒保暖,市民們紛紛使用燃氣設備、爐子和各種小家電取暖,由此也引發了一些安全隱患。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個小區以及燃氣公司、市消防救援支隊和市自來水公司等職能部門,就寒潮天氣下市民居家防寒保暖的問題進行了采訪。
預防火災篇
取暖小家電是個“暴脾氣”
電熱毯、電熱水袋、“小太陽”等取暖小家電是每年冬季的人氣商品,然而因為使用年限較長、使用不規范或產品不合格等原因引發的火災、燒燙傷等險情也不在少數。
12月12日,記者來到了市區九龍城市樂園小區74號樓的楊女士家,她正給三個臥室的床鋪電熱毯,老人的房間里還放了一個“小太陽”取暖器。
“每年冬季我家都用電熱毯,之前家里用的老電熱毯因為折疊時間太長,外表已經破損了,今年我全部換成新的,防止電線短路起火。”楊女士說,“每次使用這些小電器我只會開一陣,過了幾個小時都會關掉的。”
冬季如何選擇使用安全合格的取暖小家電?12月12日,記者聯系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他表示,市民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渠道購買的取暖小家電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有時還會選購“三無”產品,這是十分危險的,一定要從正規渠道選購合格產品才有安全保障。另外,小家電產品的發熱材料等部件超過安全使用年限后,可能出現絕緣破壞、內部線路斷裂、接觸不良等情況,如果繼續使用,很可能會因漏電起火引燃附近的被褥雜物從而釀成火災,所以小家電一定不能“超期服役”。給老人、兒童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使用取暖設備,一定要勤檢查,睡覺或外出時一定要關閉電源。
119:小家電短路可引發火災
市消防救援支隊海昌路消防救援站一名消防員說,冬季全國各地因不科學使用小家電導致的火情并不少見,因此市民除了選用合格產品外,還要注意做好日常檢查工作。
“居民要經常檢測電器線路,防止由于電線過熱、老化等原因引起火災。家用電器應擺放在防潮防曬通風處,周圍不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各種插座應遠離火源。市民還應注意家中老人和小孩的消防安全,增強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家庭成員吸煙后要及時掐滅煙頭不要亂扔。”這名消防員說。
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篇
室內燒爐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11月下旬,市區后沈圩片區一戶人家在用燃氣熱水器時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當事人暈倒昏迷,后被緊急送醫治療。12月7日,兩名居住在市區制藥巷的老人在浴室燒木炭取暖洗浴時也被一氧化碳毒倒。市急救、消防部門的數據顯示,每年冬季市民紛紛使用燃氣設備做飯、洗浴,舊小區和一些農村地區也多燒煤爐、木炭取暖,從而頻繁觸發一氧化碳中毒險情。
市區居民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落實得如何?12月11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個居民區。65歲的張女士住在解放東路附近,她告訴記者:“居住在老小區的老年人生活節儉,冬季習慣在家燒煤爐取暖或者用液化氣罐燒水做飯,但有的人家連接氣罐的管子破了,有的人家的灶具漏氣,這就極易引發一氧化碳中毒。我家前幾年燒煤爐做飯,今年考慮到安全性,兒女們不讓我再燒爐子了。”
住在大慶路附近的王先生表示,近期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曾來到居民家中檢查各家燃氣設備的安全性,連灶具、連接管道都進行了仔細檢查,凡是亂接管道、發現漏氣的人家,都被極力勸說拆掉了。
新奧燃氣:勤檢查燃氣設備的安全性
12月11日,記者聯系了連云港新奧燃氣的負責人李先生,據他介紹,冬季氣溫較低,家家戶戶門窗緊閉,熱水器等室內的燃氣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氣,如果不及時排出室外就會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另外,在密閉空間內燒煤、木炭等,如果通風不暢也會引發氣體中毒。
李先生建議市民,冬季勤檢查燃氣設備的安全性。熱水器煙道要經常檢查,防止脫落,使用熱水器時一定要保持室內通風。當室外溫度降至0℃以下,燃氣熱水器和采暖用戶應做好設施設備的防凍保養工作,如果設備長期不用,要及時將采暖爐和管道內的水排空并關閉閥門,防止供暖設備受凍損壞。另外,不要使用無熄火保護裝置的灶具,經常檢查灶具連接管。橡膠軟管受環境影響易出現僵硬、容易脫落等現象,建議市民優先選用金屬波紋管,嚴禁私拉亂接燃氣管道,避免安全隱患。燒煤球和木炭取暖的市民,一定要確保室內通風順暢。
120:密閉空間好發一氧化碳中毒
市急救中心的醫生張玉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場所多是一些密閉空間,有的是在家燒煤球、木炭取暖惹的禍,有人是在房間內不科學使用燃氣做飯、洗澡中了招,還有人是在飯店密閉的包間里燒木炭吃火鍋被毒倒。一旦發現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市民應立即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并把中毒者迅速轉移至戶外空氣流通處。中毒嚴重者,要及時送往配備高壓氧艙設備的醫院治療。
預防供水設施凍害篇
寒潮來襲供水管和水箱要“添衣”
寒潮天氣里,住宅樓的供水管道和水箱等設備最易受到凍害,那么市民該如何做好防護工作?
12月12日,記者走訪了多個小區。玉帶新村小區的居民鄭先生這兩天已經到頂樓檢查過家中太陽能設備的水管了:“冬天我都會用保溫材料牢牢地包裹供水管,否則水管一旦被凍住,家里就要斷水了。”
玉帶新村小區物業公司的負責人夏經理告訴記者,12月11日市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后,物業公司提前組織人員逐樓排查供水設施的情況:“我們一方面通知業主做好各家室內供水管的保溫工作;另一方面加強巡查排查力度,給樓體公共部位裸露的供水管裹上保溫材料,全力確保小區供水。”
市自來水公司:
居民居家也要“上手段”
12月12日,記者聯系了市自來水公司搶修部門的負責人李先生,據他介紹,兩個月前,市自來水公司組織人員針對不同小區供水設施的特點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防寒施工,目前供水設施的防寒保溫工作已經完成。
“居民可以在水表蓋上撒些食鹽,用舊棉布、棉絮等棉質物將其包裹起來,再用塑料袋或保鮮膜包在最外面。而室內溫度低于0℃時,可采用‘滴水成線’的方式讓管內的水保持流動狀態,防止凍結。如果市民發現家中的水管結冰,可以用毛巾熱敷、用電吹風加熱的方法解凍。如果水表被凍損或公共供水設施被凍裂、管道漏水,可以及時撥打市自來水公司的供水服務熱線85870000報修。”李先生說。(策劃 吉安賢 記者 梁洪勝)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