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m6qy2"><sup id="m6qy2"></sup></ul>
  • <ul id="m6qy2"><sup id="m6qy2"></sup></ul>
    
    
    <fieldset id="m6qy2"><menu id="m6qy2"></menu></fieldset>
    <strike id="m6qy2"></strike>
  • <fieldset id="m6qy2"></fieldset>
  • logo

    跨越75年,他“見”到了烈士父親

    “我終于知道您的下落了,知道您是跟黃繼光、邱少云的名字刻在了一起。即便仍不知您葬在何處,但所有人都知道,您與戰友們構筑起了保家衛國的銅墻鐵壁!”昨日,萬道理含淚為父親寫下一封信,這封信,他壓在心里幾十年了。

    萬道理是抗美援朝犧牲烈士萬忠順的獨子,今年75歲。解放戰爭期間,萬忠順告別妻兒踏上戰場,可幾年后再歸來,已成一張烈士證明。因為當時通信不暢,家人不知他葬在何處。于是,從初有記憶到白發蒼蒼,70多年來,萬道理做夢都在尋找父親下落。可因所存信息甚少,只能“大海撈針”。

    直到前幾天,海州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打來電話:“您父親的名字被刻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烈士墻上,跟黃繼光、邱少云在一起。”

    聽罷,萬道理失聲痛哭。

    出生僅數月

    父親奔赴戰場再未歸

    “找到父親的名字,算是了卻一樁心事。”眼前的萬道理頭發花白,身材瘦削,言談舉止間,透著溫和氣息。他的家位于海州區龍河小區。環顧家里布置,除了墻上顯眼的毛主席畫像和幾張桌椅,十分簡單樸素。多年前,他隨著兒子搬離了老家。他坦言,“如果不是為照顧孫輩上學,我還會守著老屋,等著父親魂歸故里。”

    萬道理的老家在灌云縣白蜆鄉茆莊村,70多年前的那天,父親就從那里奔赴戰場,從此再未歸來。“我是1946年出生的,才滿幾個月,父親就參加了華中野戰軍,奔赴戰場。據母親生前回憶,我跟父親是見過面的,但那會我還特別小,根本不記事。”萬道理眼眶濕潤,那個年代,父親沒留下一張照片,至今都不知道他長什么樣。

    “我對父親相貌的想象,都源于我的小叔。”萬道理說,小叔萬忠池也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并在一場戰斗中被炮彈炸壞右邊身子,落下殘疾,但他的音容笑貌,讓他感覺父親就是小叔這樣。無數次,萬道理都會做一個夢:“面目模糊的父親背著鋼槍,站在鴨綠江畔,凜冽風雪中,他轉身望向我,隨即漸行漸遠,留下堅毅背影……”醒來,已淚濕被襟。

    萬道理珍藏著一本《灌云縣革命烈士傳》,其中有對他父親的簡短記述。這本書出版于1996年。書上記載,1920年,萬忠順出生于白蜆鄉茆莊村一個貧農家里。1946年參加華中野戰軍,同年7月加入共產黨。此間轉戰華東各個戰場,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爆發,萬忠順入朝參戰,擔任志愿軍第9兵團第20軍警衛團警衛營警衛連連長。

    “可是1950年秋天,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六零二二高地戰斗中,萬忠順率領全連戰士與敵人進行了頑強戰斗,彈盡之際,他帶領戰士們與敵人肉搏,壯烈犧牲。”無數次,萬道理念到這里,都心如刀絞。“我一定要找到父親的安葬地,這是我母親生前的遺愿,也是我有生之年的愿望。”萬道理堅定地說。

    尋找數十年

    老翁終在沈陽覓英魂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捧熱土一捧魂。全國犧牲的烈士千千萬,大海撈針一般地尋找,對于萬道理而言,毫無頭緒,但他仍不放棄,“我看到很多后代尋找烈士的新聞,不少也找到了,這讓我充滿希望。”萬道理拿出一個筆記本,翻找“尋父記錄”。

    他知道,父親是從東北地區入朝參戰的,所以,他電話打到佳木斯、丹東等朝中交界地帶的城市,沒有結果。后來,他打聽到父親生前所在部隊駐扎地在河南省開封市,于是2008年秋,他只身一人來到開封,找到部隊首長尋求幫助,卻因年代久遠,終一無所獲。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萬道理也慢慢蒼老,“我快80歲了,不知哪天就會離開。我多想帶著子孫后輩,到父親陵前,為他磕個響頭啊。”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最近,他突然接到海州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陳余尚的電話。原來,據一名退役老兵介紹,抗美援朝時期,他的父親也在9兵團服役,跟萬道理父親還是同村老鄉,只是雙方年齡懸殊十歲,從未見過面,但卻留下大量記憶。“我們據此推測,您的父親很可能葬在遼寧一帶。”

    于是,依著這個線索,他們開始為萬道理奔波尋找。跨過層層阻礙,終于找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內,并在“烈士英名墻”上找到了“萬忠順”的名字。當這一喜訊傳到萬道理耳朵里時,他泣不成聲。就在昨日,沈陽方面工作人員特意拍了照片發來。照片顯示,萬忠順的名字呈黑底金黃,由楷書一筆一畫寫成,在周圍密密麻麻的烈士英名中,無聲地訴說著為國捐軀的往事。

    盯著照片,萬道理顫抖不已:“爹,我終于找到您了!”

    精神永傳承

    英烈之名已刻入骨子里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安葬著黃繼光、邱少云等123位特級、一級戰斗英雄和716具韓方移交的志愿軍烈士遺骸。其中,一面由黑色花崗巖組成的‘烈士英名墻’上,鐫刻著174407位烈士英名。萬忠順正在其中。”陳余尚說。

    萬道理本想第一時間到沈陽拜祭父親,但因疫情防控和身體原因,無法成行。“待疫情緩解,我一定會前往沈陽烈士墻前祭拜父親……”

    每次看到關于韓國移交志愿軍烈士遺骸的新聞時,萬道理總心里一緊:這里要是有我父親,該多好啊!可他知道,父親犧牲時仍在朝鮮境內,未過三八線,所以,遺骸不會在其中。

    ?如今,萬道理仍不放棄,繼續尋找相關線索,想知道父親葬在哪里。“朝鮮江原道金化郡六零二二高地”,萬道理喃喃地說:“父親可能還葬在這片異國的土地上。”

    察覺到萬道理對父親如此深刻的惦念,沈陽方面不忍道出了一個事實:烈士中若有重名者,他們只會在烈士英名墻上刻下一個名字,所以,并不能確定這個“萬忠順”的背后,到底有幾位烈士。可令人想不到的是,萬道理說,“萬忠順”三個字已刻在他的骨子里。

    “我從小就沒有父親,是母親把我含辛茹苦帶大。如果沒有這些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我們娘倆兒也談不上安穩過日子,所以,每一位參加了抗美援朝犧牲的烈士們,都是我的父親!”這是萬道理的肺腑之言。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萬道理很喜歡電影《英雄兒女》里的這首《英雄贊歌》,每每哼唱時,腦海中總能浮現出父親的身影,并以此作為傳承和踐行父親精神遺志的紐帶。(張晨晨 張祿軍)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麻豆|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小说| 久99久精品免费视频热77|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麻豆系列|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香蕉|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 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爆乳|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