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記者獲悉,近日,《人民日報》等中央主要媒體和重點網站公示宣傳了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及其事跡,我市的馬善民上榜。同時,第八屆江蘇省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來自我市的印學金入選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侍東亮入選誠實守信模范候選人,張立祥入選敬業奉獻模范候選人,張豐林入選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展現了港城“一城好人 滿城春風”的城市底蘊。
現年45歲的馬善民,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連云港市分公司錦屏支局支局長兼投遞員。他堅持“一封信、一顆心”的服務精神,25年在鄉村郵路上傳遞黨的富民政策、民生信息,助力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熱忱幫助群眾1萬余人次,開展助學扶貧1200余人次,踏出一條10萬余公里的“鄉村愛心郵路”,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小馬兄弟”。
現年73歲的印學金,是東海縣洪莊鎮退休教師。2014年,退休后的印學金自掏腰包數萬元購置桌椅黑板、課本雜志、文具教具等,利用自家房屋創辦免費“留守兒童之家”閱讀班,7年來義務輔導近500名留守兒童讀書學習。他傾心志愿服務,影響帶動了一批教師志愿者,幫助鄉村孩子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文明禮儀知識。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聯合鎮里文藝愛好者夜以繼日創作12部抗疫宣傳快板并錄制成音頻廣泛傳播,有效助力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印學金被授予“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獲江蘇省疫情防控優秀志愿者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現年39歲的侍東亮,是灌云縣公安局伊山派出所交警中隊輔警,也是一名中共黨員。1999年9月,侍東亮應聘參加公安交管工作。2013年4月起,根據工作需求,調任灌云實驗小學護學崗執勤。無論是道路執勤,還是崗位護學,他都能用實際行動兌現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從警誓言。侍東亮執勤護學崗8年來,在不足50米長的崗位上,年均“奔跑式”護學1500多公里,被群眾親切稱為“奔跑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欄目曾用6分鐘時長專題報道《我的護學爸爸——侍東亮》。還獲評江蘇省最美輔警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現年54歲的張立祥,是連云區前三島鄉黨委副書記,高公島街道黃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2000年,張立祥任黃窩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群眾攻堅克難,大力發展紫菜養殖加工產業,把昔日貧困村打造成為“全國紫菜第一村”,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從3000元增長到4萬元,村集體年收入增長到945萬元。經濟發展壯大后,他帶領全村干群全力-投入基礎設施整治、民生工程實施、村莊環境美化、生態旅游開發、鄉風文明提升等各項事業建設,將黃窩村建成 “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張立祥榮獲江蘇省勞動模范、江蘇省“百名示范”村書記、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名人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現年65歲的張豐林,是贛榆區厲莊鎮嶺南村村民。張豐林17歲時因意外失去左臂,但他堅強樂觀,憑著頑強毅力,用“獨臂”學會洗衣、做飯、耕作,勇挑家庭重擔,一個人耕種20畝土地。他孝老愛親,精心照顧年老多病的母親、癱瘓在床的殘疾弟弟、肢體殘疾的妻子;他言傳身教,兒子在他的影響下,從小孝順懂事、獨立自強,主動分。擔父親肩上的重擔,照顧奶奶、媽媽、叔叔。張豐林榮獲連云港市“十大孝星”,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連云港市文明家庭。(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王飛 王清)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笑爽 審核: 劉昆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