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楊銳冰)在第32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工作座談會,與教育戰線干部教師代表共慶節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省世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教育事業崇高而偉大,教師職業神圣而光榮。全市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圍繞高水平教育現代化的目標要求,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走出一條富有自身特色的教育轉型發展之路,合力開創連云港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應有貢獻。市長項雪龍主持會議。市領導楊莉、滕雯、鄭平、董春科、方韜,市各有關部門和市大中專院校主要負責同志,市中小學校長以及相關教師代表參加座談。
座談中,市教育局、淮海工學院、連云港中醫藥高職校、贛榆海頭高級中學、師專一附小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優秀教師代表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從不同的角度,談了對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中學教育和義務教育的認識體會以及經驗做法。在聽取大家發言后,楊省世首先代表市四套班子,向全市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感謝。他說,長期以來,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辛苦耕耘、無私奉獻,為全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全市教育水平不斷攀升,師資質量不斷提高,辦學模式不斷創新,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
楊省世指出,當前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選準路徑方向,著力在補短板、提內涵上下功夫,努力把連云港的教育越辦越好,不斷提高群眾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
就進一步做好教育工作,楊省世指出,要緊扣教育現代化方向,積極推動教育轉型發展。基礎教育要更加注重質量。圍繞人的全面發展,穩步推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大力加強師德建設,創新開展德育工作,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高等教育要促進內涵發展。立足我市“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建設的人才需求,加速發展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科研成果轉化,切實增強高校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職業教育要真正面向需求。建立需求對接機制,集中力量辦好地方急需、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專業,使高職教育更加貼近產業發展需求、貼近企業人才需求。
楊省世強調,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要緊扣突出問題,努力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優布局方面,要按照“優先安排、統一規劃、方便就學、配套建設”的原則,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抓好“十三五”期間規劃新建擴建中小學校落實,促進學校幼兒園與城市發展同步,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重統籌方面,要高度重視城鄉中小學校發展失衡問題,優化師資力量配置,創新合作辦學機制,實現教育人才資源的及時補充與統籌使用,縮小城鄉、區域、校際之間師資差距,形成統籌城鄉教育一體發展新格局。保底線方面,要加大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力度,完善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的學生資助體系,切實關心特殊困難群體的教育問題,讓教育的陽光普照在每個孩子身上。
楊省世強調,加快發展教育事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要緊扣實際需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匯聚各種資源和力量,加強財力、安全、待遇保障,形成關心、支持、發展教育的強大合力。
項雪龍強調,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既是社會的需求,更是群眾的期盼。實現教育事業大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大跨越,必須堅持以尊師重教為取向,更加關注教育、更加重視教育、更加支持教育。要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的發展戰略。各地、各單位要圍繞全市教育發展大局,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做到認識上一致,思想上重視,行動上配合,不斷完善促進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優化教育發展環境,推進全市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均衡發展。要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教育,尤其是關心支持鄉村教師隊伍發展,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努力創造有利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體制和環境,使尊師重教真正成為一種社會風尚。要大力倡導堅守講臺的奉獻精神。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繼續發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開拓進取的精神,積極主動、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努力為全市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