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起源于民間開燈祈福的古俗,在這一天,人們會賞花燈、吃元宵、猜燈謎、放煙花、鬧社火。這兩天,多地舉行了各具特色的慶祝活動,迎元宵,慶團圓。(2月11日央視網)
天上月圓,人間團圓。元宵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元”氣滿滿,筑夢良“宵”,在首個“非遺版”春節,元宵節的到來格外讓人滿懷期待,萬家團圓、燈月交輝的溫馨、熱鬧場景,盡情渲染著新春佳節的“中國式浪漫”,寄予著人們對春暖花開、追求幸福的美好向往。
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春節,是圓夢征途中的親情驛站;團圓,是奮發拼搏后的精神小憩。璀璨的花燈、皎潔的圓月、團圓的家人……乙巳蛇年,元宵佳節如期而至。元宵節既是萬家團圓、共話美好的日子,也是愛國愛家同頻、家國情懷共融的時刻,承載著歷久彌新的文化傳統,是聯結中華民族的情感紐帶。從大年夜的守歲、祈福、年夜飯,到正月十五鬧花燈、吃元宵,春節是一個連接家與國的時間節點,一家人齊齊整整過完一個團圓幸福年,熱熱鬧鬧說一說自己的小計劃、家庭的小目標,品湯圓、鬧元宵的儀式感、喜慶感和幸福感里,寄予著人們對團團圓圓、和諧美滿的祈愿。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鬧元宵向來是中國人過年的“保留節目”,大街小巷的花燈紅紅火火、絢麗多彩,烘托出喜慶吉祥的節日氛圍。到海邊放花燈,逛老街體驗非遺,坐著游船吃湯圓,在家門口逛燈會……既在傳承特色民俗文化上做足文章,又注重融合國韻、國風、國潮等多種元素,各地守正創新、各顯神通,推出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給市民帶來一場熱鬧紛呈、充滿文化味的“元宵盛宴”,腰鼓、秧歌、社火、剪紙等多彩、多元的文化遺存煥發出迷人光彩,為市民游客打開傳統佳節提供多元選擇,促進了基層文化繁榮發展,豐富了群眾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增進了國民文化自信。
團聚最喜悅,團圓最幸福,團結最有力。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個人奮斗與國家發展雙向奔赴,國家發展為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夢想打開更大空間。在與親朋共享天倫之樂的幸福時光里,我們更深切地感悟到“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凝聚億萬人民“想在一起”的團結之心,“干在一起”的團結之力,元宵之夜的團圓幸福,凝聚新一年中華民族的團結奮進,一家一戶的齊心協力、千家萬戶的攜手奮進,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啟新程、譜新篇,我們一定能夠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讓幸福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團圓,是為了蓄積力量再出發;向著新春再啟程,是為了未來更圓滿的團圓。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神州大地漫溢春的氣息,人們背起行囊,懷揣親情牽掛共赴充滿夢想和希望的春天里。蛇行千里、春山可望;春暖花開、未來可期。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高譚)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