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產總值4.8%的增幅接近全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1%的平均值與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平均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2個百分點,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前三季度四大宏觀指標顯示,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速,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綠色產品產量保持兩位數增長;貨物出口186147億元,同比增長6.2%……從前三季度“成績單”不難看出,含“新”量高是“三季報”最搶眼的亮點之一。欣欣向榮的新質生產力,更加濃厚的綠色底色,高水平對外開放撬動的廣闊空間,折射出我國經濟穩增長“脈動”強勁,彰顯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衡,穩定運行的總基調沒有改變,經濟結構優化、質量提升,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的大趨勢沒有變。
向“新”發力,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今年以來,上海引進一批高水平研究機構,集聚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的人才80多萬名;安徽加速建設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壯大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江蘇著力強化政策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布局建設,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各地區各部門勇爭先、善作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積蓄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循“新”而進,新質生產力拔節生長。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加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創新投入不斷增加,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新動能不斷迸發,有力驅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拓展。前三季度,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20%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3%,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7.9%,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高技術產業投資對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7.1%……制造業增加值占比、高技術產業投資占比持續提升,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區域結構向協調發展方向持續邁進。
逐“新”致遠,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今年以來,總量政策、產業政策和結構性改革政策會相互配合、產生合力,增強經濟回升動力,我國經濟頂住了壓力,主要經濟指標出現積極變化,顯示出強大韌性和潛力。近一段時間以來,政府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涵蓋財政、消費、投資、房地產等多個領域,提振經濟向好發展信心,展現出高質量發展堅定決心。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壯大,為增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提供了有力支撐。抓住重點、主動作為,乘勢而上、奮發有為,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高譚)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