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即將迎來快樂的寒假生活,承受了一個學期的學業壓力,假期里,孩子們都會安排放松娛樂的時間,其中免不了會刷刷視頻、玩玩游戲,很多家長也開始擔憂起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如今,“上網沖浪”太過平常,完全杜絕孩子接觸網絡是不現實的,但對于如何預防孩子沉迷網絡,很多家長束手無措。筆者認為,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需要多方合力,只有相關部門、家庭、學校各盡其職,才能筑就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堅固屏障。
其實,早在去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就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可以說,為了管住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國家層面相當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關懷,以及對網游企業的約束決心。然而,在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問題上,僅僅靠國家出臺相關制約政策是遠遠不夠的,而需要形成社會合力,方能收獲良好效果。
首先,作為家長,應該言傳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樣。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應該盡量與孩子建立和睦有愛的親子關系,做盡職盡責的父母,每天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每天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幫助其解決現實中的困難。同時,應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多鼓勵孩子參與戶外活動以及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融入現實人際交往,不讓孩子感到孤單和無聊。
其次,互聯網平臺、網絡游戲企業作為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負有最直接、最重要的責任,應該嚴格遵守制度規定,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此外,有關部門還應加強對社會環境尤其是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加強對網絡的信息監控和過濾。同時,全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是,要注重培養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讓他們能夠正確認識網絡,當出現網絡誘惑時,要及時抵制,提醒自己轉移對網絡的注意力。
總之,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能“單打獨斗”,而應該“疏堵結合”,形成社會合力,讓孩子從網絡世界中走出來,更多地看到外面的美麗世界。(□ 徐譽寧)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