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間如同城市的一面鏡子,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同時也影響著這座城市衛生環境的整潔。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公共衛生間存在亂吐痰,亂扔煙頭、廁紙,便后不沖水,以及廁所清洗不及時等問題。這種問題的存在,既有少數市民存在不講文明、不講衛生的行為,也有相關單位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強化公共衛生間的管理,讓公共衛生間成為群眾真正的“方便之所”。各地各部門要根據疫情防控和文明城市的要求,堅持補短板、強弱項,真正地將公共衛生間打造為城市文明的窗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抓好硬件建設,更要注重養成文明如廁習慣,既講究清潔干凈,又兼顧經濟實用,讓群眾用上設施齊備、衛生達標的公共廁所。特別是在當下,公共衛生間要一以貫之做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繼續推進醫院、商場、賓館、飯店等公共服務單位內部廁所開放,補齊港城公共衛生間不足難題。因為歷史原因,港城公共衛生間同市民需求之間還存在差距。我們要繼續推進公共服務單位內部廁所對外開放,機關事業單位的廁所在使用上一般都有空余空間,在不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可以將這部分空余資源向社會開放。這不僅可以避免城市“廁所革命”過程中的重復建設,使得存量資源的利用能夠最大化,而且更加有利于增加機關事業單位的開放度,提升公共形象,提升整個社會的“公廁福利”。
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加碼,設施齊備、衛生達標的公共衛生間將有助于讓公眾遠離不文明如廁行為。當然,我們在提升城市公共衛生間配置和衛生標準的同時,也需要文明如廁,向不講文明、不講衛生的陋習說“不”,共同營造良好的城市文明氛圍。(□ 夏言)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